记忆中的三多里经典散文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一说是五九年至六一年;另一说是六零年至六二年,是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三年自然灾害”又称“三年困难时期”,简称“困难时期”。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农业产品连年歉收。农业产品连年的歉收,不仅使得百姓们的吃饭成了问题。而且许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生产,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譬如:棉与棉纺织工业等。
“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它所产生的“惯性”,一直延续了好多年。生活在“三多里”的人家,也无一能幸免。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物资的严重匮乏,“勒紧裤腰带”成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许多人因此而营养不良,尤其是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居多。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工厂中的部分工人,回乡支援农业;机关中的部分职员被“精兵简政”。我的父亲原本在机关工作,就在此时被“精兵简政”回了家,回家“吃老米饭”(失业)了。
一直以来,生活在具有五千年农业耕作历史土地上的人,之所以能够繁衍生息至今日,年年有余是肯定的。不过,就目前人的能力而言,农业生产收成的好坏,除了主观努力外,主要还是靠“老天”吃饭。如果遇上“天灾”,即自然灾害,那就麻烦了。自然灾害的结果,轻一点粮食和其它农作物歉收,严重的则是粮食作物颗粒无收。
上世纪上半叶的“清末民初”时期,我国大约有四亿多人口,即四万万同胞。到了五十年代末,我小的时候,新中国已成立了近十年,那时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亿。一个能够养活六亿人口的国家,其农业的发达程度可想而知。
可是偏偏就在那个时期,即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老天似乎在给大家开一个“玩笑”。“玩笑”的内容是:大江南北各到各处,统统发生自然灾害。其实,自然界变化无常。因此,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譬如:风灾、水灾、旱灾、地震等等。自然灾害必定影响到农业的收成。好在没有灾害的年头也是有的,这就是所谓的“风调雨顺”。可是,真正的“风调雨顺”的年头少之又少,大多数的情况是,这儿受灾,那里丰收。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到了年底算总账,经过了统筹平衡,不说丰收,有余还是有的。
通常的年份,只要没有人祸。粮食的歉收和丰收同时存在。但总体来说,粮食的丰收总是大于歉收。因此,人们的生活虽然说不上小康,富庶还是谈得上的。
可是,我们小时候所经历的那场自然灾害,其灾害的时间,据统计连续了三年,因此叫做“三年自然灾害”,也有叫“三年困难时期”的。与其它年份的自然灾害相比,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几乎覆盖了全国各个地方。灾害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真是有点不可思议。连续了三年,这样的自然灾害好像,以前没有记载,后来也没有发生。真所谓前所未有。
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所产生的“惯性”,其结果难以想象。食物和生活用品,必定极其匮乏。生活在“三多里”的人家也不例外。
在“三年困难时期”里,物质极其匮乏,日常用品的匮乏,倒是可以克服。尽管小到肥皂、草纸(即手纸)、自来火(即火柴),大到脸盆、烧饭锅子、热水瓶,统统都要按计划凭票供应。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有些影响,但是克服也是容易的。可是,食物的匮乏,人们不容易客服了,只是因为肚皮总有饿的时候。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人在吃饭的同时,还要吃菜、喝汤,还要荤素搭配,还要在菜里放上盐和油。在“三年困难时期”里,极大多数的食物都是按计划凭票供应,稍有不慎,将粮食吃的超出了计划,那么只好“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如果将菜吃的超出了计划,那么只好用筷子,蘸点盐、蘸点酱油,作为吃饭的小菜。盐和酱油好像总是吃不完的,尽管也要凭票购买。
我吃饭时,下饭的小菜老是不够吃。往往是白米饭只吃了几口,小菜却已吃光了。光吃白米饭,难咽下肚。因此,经常用开水冲上一碗酱油汤,作为下饭的小菜。此时终于明白了,吃菜、喝汤的作用。现在则是懂得了更多的,有关吃菜、喝汤的作用和知识。
当时,做饭的大米通常是籼米。籼米也许是一个引进品种,故也叫做“洋籼米”。“洋籼米”涨性十足,与粳米相比,用等量的米粒烧饭,需要更多的水,所以烧出的米饭,比粳米多。不过,“洋籼米”口感粗硬,而且不耐饥,尤其是光吃白饭,很难下咽。
真因为“洋籼米”有涨性足的特点,所以沪人形容某些,虽受挫折,仍然坚持不懈的人,为“洋籼米涨性在后面”的人。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尽管许多人处在饥饿或半饥饿的生活中,尽管有许多小孩子得了营养不良症,但是人们总能设法愉快的生活。生活在“三多里”的人也不例外。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