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三首》杂谈

文章 2019-07-05 22:19:20 1个回答   ()人看过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与发展·因势利导,促进发展·开拓思路,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亲身参与研究,会从中获得相关的诸多知识,从而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之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文时,有学生对“无赖”一词的理解产生了疑问,许多学生说小儿“空闲,不干事,不成器”。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则学生的观察与思维的能力就得不到训练与提高。此时,教师让学生来给有关的画面配解说词,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体会“无赖”的正确含义。学生在观察中讨论发现,“小儿”趴在地上边剥莲蓬边品尝的神态是多么的可爱啊!哦,原来“无赖”在这儿是“年幼顽皮”的意思啊!并体会出诗人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而并无贬义。就这样,学生在亲身研究中开拓了思路,获得了相关的知识,从而在主动探究中逐步培养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 把握诗意讲解的“度”·对古诗的整体把握、融会贯通应注意点拨,引导自悟

龄前 古诗的整体把握重在了解诗序、结构、表达等多方面的特色,并不同于熟背全诗翻译。如同唱歌,会唱出每个音符并不一定就能传神,需要将其旋律、情感起伏、华彩乐段自如表现才会有绕梁三日的回味。教师在教学古诗时需要找到埋于诗中的“线”,才有利于学生串起粒粒珠贝。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先让学生感受并描述一幅幅画面,再借助“溪”把画面连起来,让诗人领着读者去村子中走去看。诗词画面的“分”“合”,实际上是带着学生在反复涵咏,整合头脑中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不仅能读懂诗词,更能体会到诗词独特的韵味。

〖量体裁“文” 因“材”施教·尝试之二:查找替换·字的辨析

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有学生把“卧剥莲蓬”理解为“俯下身子”,我引导他看插图,学生豁然明白,应解释成“伏下身子”。我继续让学生对这两个音近形异的字辨析,如果不参照插图,究竟哪一个字更合适?很快,学生争鸣出了“伏”,能形象的体现小儿的天真、可爱。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导语妙用·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员是老师,观众是学生。演出中,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 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

我曾经在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清平乐·村居》一诗时先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欣赏几幅功力非凡的国画。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告别了都市的高楼大厦、喧嚣与繁华,今天我们将一同去感受美好的乡间生活。接着给学生播放课件:一组国画,加上老师委婉动听的叙述:“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它讲究用墨的浓淡,线条的疏密,有时它还留有许多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国画上一般还题上字,盖上印章,使之成为一幅完美之作。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播放课件:村居图)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展示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屏息凝视,从那专注的眼神看出他们已经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之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

古诗词的教学由于作者写作时间的特殊性,在教学中,首先应根据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来设计不同的导语或情境,使学生很快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这样也有助于他们展开想象,感情的升华。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暗通。

〖小学古诗文教学困惑与对策·我们的探索·探索古诗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走进古诗·将创新引入古诗教学·将古诗改写成小故事

有些古诗文本身就是一幅图,图中描写着一个动听、美妙的故事。像我们刚刚学过的词《清平乐·村居》,词的第二节“大二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就是一幅很美的乡村生活图,课堂上我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他们观察课文的插图,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入手,大胆拓展开来去想象图画上面以及背后的故事,课堂上我点名一两名学生口头说故事,全班同学点评,在这个引导的基础上,再将这个题目以小作文的形式进行布置,从作业情况来看,各有特色,效果非常不错。

〖浅议教后记·记学生理解

学生的理解对于学习语文至关重要,语文着重要培养学生的理解与习作能力。在课堂上,我总是耐心地听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有一次我在教《清平乐·村居》时,朗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溪头卧剥莲蓬”,有同学举手说:“老师,你读错了,“bāo”应读第一声,“pèng”应读轻声。”他还振振有词,磁带上也是这样读的。我觉得这个理解提得很好,并把它记了下来。回到办公室和同事商量,他们有的对此不屑一顾,有的在议论纷纷。还是组长有办法,他提出:“bāo 应读第一声,蓬应从词的平仄要求来看,也应该是读第二声,而非轻声。”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是培养认真阅读习惯的需要·学生要透彻理解文章

语言是记录思相想的载体,是物化了的思想,而文字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生动的情境或丰富曲折的故事,或动人心弦的场面,或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对文章的朗读,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的生活,再现文中的情境与图景,思想与内内涵。

为了达到这样一种朗读的境界,就有必要让学生对朗读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通过还原与再造,让学生的眼前,展现由文字所描绘的人、物、景等等,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情境,以形象的过程演绎文字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自己经历过的或体验的情境与文字联系起来,形成形象,或是通过文字在进行丰富的想象,或通过多媒体的辅助等,当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便让学生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学生读着读着就会入情入境,还可以利用一段音乐,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如《清平乐·村居》在导入课题时,让学生先听一首很舒缓恬适的音乐,然后再问学生:从音乐中能听到什么?这样做,学生对田园生活有一种初步的感受,所以在初读时也能读得有声有色。对于朗读来说,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条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学生会更加容易地进入境界,更容易达到朗读的要求。

〖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要培养那些学习习惯·在“读诗(词)句,晓诗(词)意”中让“释、换、猜、调、补”成为习惯

试看新课改下古诗词教学对诗(词)句的理解,不管是名师课堂,还是一线教师的普通课堂,大都利用多媒体、注释等粗知大意,不求直译(古今词义对译)。长期这样教学,何谈翻译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在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要坚持训练学生用“释、换、猜、调、补”的学习方法直译古诗词,让其成为学习习惯,终身受用。

1、释──看注释:

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利用这一学习资源,直译诗句

2、换──古今词对换:

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一诗,理解“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时,我先让学生,学生找到词条“把东西展开或铺平”,联系诗句大致理解意思后,再让学生给“铺”组词,学生很快想到了铺天盖地(把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铺”换成了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铺天盖地”),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长得茂盛,草野辽阔的意境。

3、猜──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词)中词语的含义:

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理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有的说是“躺”,有的说是“趴”,双方争持不下。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结果是既可解释为“躺”,也可解释为“趴”,两个意思都表现了儿童天真、顽皮的天性。

4、调──调换顺序:

即古诗词句中的词序有时与现代汉语语句的叙述顺序不同,需要调换才能正确直译。如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一诗,理解“笛弄晚风三四声”时,应调换为“晚风笛弄三四声”,翻译为“晚风中牧童吹笛嬉戏,不时传来悠扬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

〖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要培养那些学习习惯·在“寻诗(词)眼,悟诗(词)情”中让“寻、想、悟、诵”成为习惯

这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在学生理解诗词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全诗(词)寻找诗(词)眼,紧扣诗(词)眼想象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理与情,在正确、流利地朗读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全诗。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舟过安仁》一诗,(通过“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晓诗意”的学习,理解了诗句意思后)到最后一步“找诗眼,悟诗情”,学生找到了诗眼“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中的“使”时,我首先让学生把“使”换成“让”,体会诗句中是用“使”,还是用“让”更能表现其意境。学生联系前面学习中对“使风”的理解(即借风),进行了一次“使”好,还是“让”好的讨论。通过争论,学生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原文的“使”好,其理由是:这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恍然大悟: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这里的“使”是“借、利用”的意思,是“利用伞借风顺风顺水行船”;而“让”的意思是“指使、容许或听任”的意思,没有“借、利用”的意思。这个“使”字,把渔童玩耍中透出的天真烂漫、聪明顽皮的天性写活了。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儿童天真烂漫、聪明顽皮的天性,品出这首古诗表现出来的古代儿童独特的生活情趣。最后,要求学生背诵这首古诗,并把它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这一训练过程,不但体味了诗人杨万里用“使”的精妙,而且玩赏吟诵了“张伞借风行船”的美妙意境与精妙诗句,培养了学生“寻诗眼,想诗境,悟诗情,诵诗文”的能力。这样坚持几年、十几年即可形成习惯。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