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文章 2019-07-05 21:44:08 1个回答   ()人看过

西湖本身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文人墨客来此游赏,自然而然地会留下诗词文字。尤其像苏东坡这样的弄文好手,多少带有身世之感,又较为心胸豁达。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小学描写西湖的古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苏东坡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苏东坡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苏东坡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东坡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苏东坡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苏东坡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拓展:苏东坡与西湖

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苏东坡。苏东坡一生多次为官,但多坎坷,住牢狱,被外放,还险被砍头。公元1091年被召回朝廷,不久因政见不合,又被外放至儋州,即今天的海南省儋县。1101年被大赦,归途死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也许正是他的如此经历,造就他诗词散文豪放的性格,开一代先河。《水调歌头》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势;《江城子。密州出猎》里“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顽皮;尤以《饮湖上初晴后雨》,简直把一个西湖写活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子比西湖,淡装浓抹总相宜。”无不叫人过目不忘。其实,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如果说人间天堂杭州西湖与苏东坡还有一段故事,恐怕末必人人尽知。

苏东坡曾任杭州太守,并整治西湖。游过西湖的人都对横跨湖面的长堤印象颇深,这道长堤,一面叫白堤,是白居易所修,而另一面则是苏堤,即苏东坡所建。在苏东坡整治西湖以前,西湖正在不断缩小,到处是葑草,苏东坡首先完成运河系统和周边的六个水库的建设改造。然后才开始治理西湖。他列出五个整治西湖的理由,第一个竟是怕鱼儿遭秧,可见其思维不拘一格的特点,其它诸如清水供应,稻田灌溉,运河流水,最后是提到造酒的好水源。这当然与朝廷增加税源关系紧密,很快获得了批准。工程很快,四个月就完工了,这挖出的野草和泥土,就变成了苏堤。这条堤上共建了六座拱桥,九座亭阁。他为了解决湖中不再长葑草的问题,把岸边的湖面开垦出来,交给农民种菱角,所以这些农民就会定期自动地清理杂草了。湖心小岛的“三潭印月”也是苏东坡开发的。

苏东坡,苏东坡,有人说你的文章似行云流水,是天地奇观,我说你的诗文是开在你心上的璀璨烟花,每一次绽放都惊天动地,留下恒久的惊叹与怀想。

穿越历史的风烟,我想化作你案头的一支笔。妙笔可以生花,也可以生出排山倒海的气势。你挥笔的瞬间,慷慨淋漓,隐约听到铁板铜琶铿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墨色磅礴,龙蛇走笔,让人胸怀激荡,热血沸腾。想象乱石崩云之上,你长髯飘飘,卓然独立。你也会在明月夜低吟浅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笔墨舒缓有致,纸上的花朵瞬间芬芳。达观始终是你心灵的走向,黄州、惠州、儋州,你几度飘零,一路辗转,任凭命运跌宕在岁月的来风里,始终笑傲人生。命运的起落浮沉,不过是一种经历,此心安处是吾乡。世态炎凉,宦海沉浮,都没有动摇你那颗高洁不屈、忧国忧民的心。你还在挥毫:“老夫聊发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你的磊落畅达,你的快意恩仇,都让人仰望。

穿越岁月的迷雾,我想化作立于你房中的屏风。你与“敏而静”的妻子王弗伉俪情深。每每家里有客人来,王弗会躲在屏风后面细细听,判断来者的为人。智慧苏东坡,却不拘小节,识人方面远不如聪明的妻子。客人走后,妻子会准确判断来人的脾气秉性,可不可交。夫妻二人琴瑟和谐,生活美满。可人生难料,王弗在26岁就因病去世了。你用蘸着血和泪的笔,写下了一首如泣如诉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生死茫茫,梦中伊人正梳妆,却是相顾无言泪千行,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东坡,深情如你,王弗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往事如烟,空留惆怅。岁月是一幅游走的屏风,精美的雕花黯淡了光影,谁在屏前黯然神伤?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