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打麦场作文
记忆中的打麦场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端午前夕,田野里的小麦焦黄一片,麦穗粒粒饱满,压弯了麦苗。青绿色的小麦在夏天日光的的滋润下展露了它的金黄,一阵夏风吹来,熟透了的小麦苗在田地里左右摇摆着,在夕阳的余辉下宛若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清晨5、6点多钟,太阳还没有完全上升到地平线以上,远处一片霞光铺洒在东方的天空上。夏天的清晨总是那么凉爽,路边的草叶上还镶嵌着几滴晶莹的露珠。农民们为了今年小麦的丰收,早早地就要到农田里劳作。他们在田地里首先开辟出一块区域用来作为打麦场,田间地头的小麦苗被农民一敦敦拦腰割断,然后让老黄牛拉着石磙在这用作打麦场的区域来回碾压,以达到让这片打麦场变得平整的目的。再把碾压过的平整的区域浇上一些水,洒些麦秸,等到这片区域的水差不多变干的时候再反复碾压,打麦场就这样形成了。
打麦场是庄稼人的丰收的寄托,庄稼人在整个丰收时节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打麦场度过的。正午时分,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华北平原上,整个大地像一个烤炉一样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炎热的味道。庄稼人为了赶在雨季到来前把麦子收了,也顾不得外面炎热的天气和空气中弥漫的热气,毅然在30多度的高温下进行收割。小麦成熟后,一旦遇到刮风下雨天,麦子就会发黑甚至腐烂掉,如果遇到狂风暴雨,小麦常常跌倒一片,像一块块地毯一样铺在田野上。而此时的麦粒也经常因为暴风雨的侵袭而洒落在田地里,如果几天不放晴,麦子就会发芽,田地里就会生长出绿油油的小麦苗,青翠欲滴,甚是招人喜欢。于是庄稼人不得不带着斗笠,拿着一把磨得锃亮的镰刀在田间劳作着,一撮撮麦苗从庄稼人长满老茧的手里攥住,放下,割下,就这样无休止地重复着这种动作。庄稼人的斗笠显然不能遮挡正午的骄阳,汗水从他们的脸颊上流下来,打在了泥土里,只听见啪啪的响声,如果不注意还以为是雨滴落到泥土里的声音呢!庄稼人搭在肩膀上的毛巾像是刚从水里打捞上来一般,湿漉漉的,田野上只能听到镰刀割麦子的嚓嚓声和汗水滴在土里泛起的涟漪声。
等到把所有的麦子收割下,接下来就是用农用机械车或者传统的板车把麦子拉运到打麦场进行碾压。很多家庭用的是板车,农用机械车很少,一个村庄也只是有几辆而已。农用机械车在那时的农村里显得格外珍贵,哪一家要是有一辆农用机械车也是令别的人家羡慕的事情。所以能坐上这种车子成了当时的孩子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因为坐农用机械车还差点永远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那时候大概是6、7岁的样子,麦忙时节,我家的麦田地离打麦场的距离比较远,用板车拉麦子一次拉的数量非常少,需要很多次才能把田地里的麦子全部拉运到打麦场。为了方便收割麦子,父亲买了一辆农用机械车,我高兴地整天坐在前面的座位上不下来,无论父亲开车与否,我都是在车子上面坐着。记得有一次父亲的车子开到了半路,忘了拿用来挑麦子的叉子,于是父亲匆匆下车,也让我下车,我不听,说了很多次我也是不听,父亲没办法,只能让我待在车子上。可能是收麦子的时候比较忙,事情比较多,而且父亲也不是一个很细心的人。父亲下车后没有熄火,忘了拉手刹,车子竟然走动了一小段距离,顺着陡坡车子一下子翻到了河里,而我则被压在了车子下面。庆幸的是当时的河里并没有水,可能也是因为当时的年纪小,体积小,没有伤到,只是虚惊一场。直到现在看到田野里金黄的麦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时的自己真的是从鬼门关绕了一圈吧,倘若当时真的被砸死在车子下面,也就不会看到如今的太阳,可能早就成了一堆白骨了吧!
打麦场里堆积着满满的麦子,庄稼人把麦子摊平之后就要做着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碾压麦苗。老黄牛拉着石磙在打麦场里不厌烦琐地转了一圈又一圈,庄稼人在背后拿着鞭子驱赶着老黄牛。麦子被碾压一遍之后还要把麦子用叉挑起来进行再次碾压,如此反复几次,麦子上的麦粒就掉落了下来,剩下的是没有了麦粒的秸秆。庄稼人把秸秆堆积成长方形状,几亩麦田的秸秆堆积在一起宛若一个大房子,又像是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调皮的孩子会跳到麦秸垛上愉快地玩耍,他们在上面蹦来蹦去,把麦秸垛当上他们的天然游乐园,当作他们的天然蹦床。田间地头全是庄稼人做的麦秸垛,有的时候孩子们还会在田间地头玩躲猫猫的,天女散花的游戏,孩子们弄得头上、衣服上全是秸秆。石磙发出叽哽叽哽的响声,宛若一个在田间劳作的农民,烈日炎炎下庄稼人、调皮的孩子们以及老黄牛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等到麦子全部被碾压后只剩麦粒了,为了让去掉麦子里夹杂着的麦壳,就要对麦子做最后的工序---扬场。扬场也是在打麦场里进行,因为打麦场地方宽阔,麦子不至于洒的哪儿都是。扬场一定要在有风的日子里,而且大部分是在下午扬场。妇人头戴斗笠,拿着扫帚,而男人则拿着木锨朝着有风的方向挥洒着刚刚打下来的麦子。男人用木锨朝天空挥洒麦子,麦粒成了麦雨落到妇人的头上,肩膀上,扫帚上。妇人不住地用扫帚在麦子堆里扫来扫去,拨去麦堆旁边的麦壳,男人挥洒,妇人清扫,一唱一和,分工合作。孩子们也总是不安分,大人在忙着,他们就喜欢在拨过的麦子堆上玩耍,麦雨似乎更增加了他们的兴趣,麦子打到身上虽然很痛,但是他们欣然接受,每次一阵麦雨倾泻而下,他们就赶紧凑过去接受麦雨的洗礼。而这时麦子总会蹦落的到处都是,大人们没办法,只好掏出一块钱让孩子们去买雪糕吃,雪糕一毛钱一个,一块钱对于孩子来说可真的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孩子们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一样兴奋,赶忙穿上鞋子,屁颠屁颠地跑走了。
扬场是一下午完不成的,于是打麦场了是一袋袋装好了的麦子,而男人总是守护着这一年的丰收硕果。在农忙时节,男人的睡眠时间也是在打麦场上度过的,一张蒲席,一个小薄被子,一个手电筒。而这时候的孩子总喜欢凑热闹,喜欢和父亲一起睡在打麦场里。夜晚时分,月亮从东方的山上升起来,悬挂在东方的天空,月光照在父亲,孩子的脸上,洒在打麦场里,地上铺上了一层银辉。孩子看着明晃晃的月亮,心中充满了疑惑。
“爸,月亮里面怎么有一个像人一样的黑影呢?”
“那是吴刚,吴刚犯了天条,玉帝罚他在月亮里伐桂树。”
“月亮里真的会有嫦娥吗?我想看猪八戒,猪八戒好玩。”
“传说有,傻孩子,你不怕猪八戒?”
“我不怕,有爸爸在。”说着,孩子和父亲都笑了。
夜已渐渐深了,孩子和父亲都已经熟睡了。月亮跑到了西方的天空,星空格外明朗,星星闪烁着微光,蛐蛐的歌唱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分外清脆。
丰收时节持续有一个多月,庄稼人在这段时间内与打麦场为伴,完成小麦的收割、碾压、扬场,晾晒等工序。农忙过后,雨水不期而至,打麦场上洒落的麦子抽了芽,绿绿的,绒绒的。打麦场上长满了墨绿的麦苗,郁郁葱葱,这大概有庄稼人汗水的浇灌吧!
时光的车轮早已滚滚而过,不会为任何人而停下脚步,记忆中的打麦场早已隐没了形迹,从此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是打麦场里却镌刻着庄稼人的记忆,凝结着庄稼人的辛勤与智慧。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