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答古诗鉴赏及答案

文章 2019-07-05 05:03:57 1个回答   ()人看过

【专题解读】

我们叫作交流,古人叫作酬答,从措辞上我们就看到了古人的正式。当一问一答用诗歌表现出来之后,就有了唯美和诗意的效果。我不是盲目推崇古人,而是迷醉在古人这样雅致的情怀之中。当一切我们认为美好的事情都用诗歌来表达的时候,这一定是从内容到形式都会醉倒人的。我们不是诗人,我们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推崇诗歌的时代,但是,我们的心情呢,不会总是硬邦邦地面对金钱和竞争吧.比如也可以偶尔在QQ上给朋友写首诗,给朋友的邮箱中送一段音乐……

(一)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

二十三年了,你终于回来了。一样的酒,一样的杯,只是相对的容颜早已衰老,端酒的手指已经颤抖,可是,这两颗曾经那么意气相投的心哪……

白居易有了惋惜,他看到了朋友坎坷的命运和辛酸的遭逢:你的诗才埋没了,别人升迁了,二十三年最美好的时光如云烟一样消散了。太惋惜了,言外之意有成千上万个如果:如果你不是恃才傲物,如果你的才名别那么横溢,如果……

可是,刘禹锡不这么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刘禹锡的命运就是和贬谪联系在一起的,他丝毫没有悔恨的意思。谁不是在红尘中分分秒秒度过的?京城的功名富贵其实是和巴山蜀水的凄凉具有一样的价值,就像炉火对于优秀的刀剑,就像悬崖绝壁对于傲岸不群的雄鹰。二十三年的被“弃身”,仍然有“千帆过”,仍然有“万木春”,这是何等高扬的生命旗帜?

【练习】

1.两首诗对刘禹锡因才高气盛被贬谪这件事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归纳。

2.对于第二首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两种理解,结合诗歌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第一首诗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无限的感慨和不平,可从“徒为尔”、“独蹉跎”、“折太多”看出。第二首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写出了作者在困苦失意中意志不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从“千帆过”、“万木春”、“长精神”可看出。

2.其一: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其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

(二)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

一曲菱歌抵万金。

【赏析】

古人的雅致情怀在这次唱和中又得到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唐代,科举考试也是需要投石问路,提前检验自己的诗文是否符合潮流,是否符合主考官的审美情趣的。于是,大家便把自己的诗文投给那些名人名士,听取其评价,接受其忠告,以决定自己的取舍与去从。这就是“温卷”,即在考试之前先把自己的诗文送给某位名人,如果得到他的赏识,他就可以为你广为宣传,提高你的知名度。到科举考试之时,中第的希望就会大许多。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即是巧妙地表现了一个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命运的考试时,探问张水部对自己诗作的态度、评价。而张籍很幽默,当即赋一同样“明艳”之诗。

本来是一次比较功利世俗的投石问路的活动,却让两位诗人写得诗意纵横,春心荡漾。诗歌选取了两条线索,明线是新娘拜公婆、越女照镜唱歌,而暗线是探问诗作合意与否和赞扬朱庆馀的诗才。在功利和明艳的对照中,一次灰暗的探寻和评价却成就了文学史上光彩照人的诗作。

【练习】

1.从内容看,《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酬朱庆馀》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看法?

2.这两首诗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它们共同采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庚馀才能的肯定,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2.运用了“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两诗各取一例即可)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