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概论学习心得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本来我就对医学这方面很感兴趣,现在又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医学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它让我懂得了许多医学知识,懂得了一些养生的技巧,懂得了怎样预防疾病。
就医学知识来说,一是有关病毒的知识。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可在人体细胞寄居并引起感染。也就是说病毒必须在宿主活细胞内寄生,依靠细胞提供的能量、营养物及生物大分子,完成病毒的复制过程。常见的病毒有DNA病毒:人腺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RNA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脑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狂犬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爱滋病病毒等。病毒感染机体的取决因素一方面取决于病毒的毒力/致病力、一定的病毒数量和合适的侵入门户,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
除病毒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立克次体等等。二是人体免疫学。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机体能够识别“自身” 抗原与“非己”抗原; 。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的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则产生排斥作用。正常时这种生理功能是有益的,可抗感染、抗肿瘤等,起免疫保护作用。可是在免疫功能失调时,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反应,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免疫分为三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耐受。
体液免疫的负责细胞是B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第一步: B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互补的抗原分子结合后,活化、长大,并迅速分裂产生一个有同样免疫能力的细胞群——克隆、无性繁殖系。其中一部分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两短臂末端高变区与抗原结合,抗体的柄端(FC)可与吞噬细胞(如巨噬细)上的受体结合而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吞噬。);一部分发展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也分泌抗体,它们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也更强烈。)。
第二步:需要巨噬细胞和TH细胞的参与。Mφ表面带有MHCⅡ分子,它们吞噬入侵的病原体,抗原分子经Mφ处理后表达在细胞膜上,夹在MHCⅡ分子的沟中。TH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能识别Mφ表面MHC+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物。B细胞表面带有MHC分子,可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TH细胞可刺激结合Ag的B细胞分化。
这一步比第一步作用更强大。细胞免疫是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致敏T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同体液免疫一样,细胞免疫的产生也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
其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致敏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和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免疫耐受是指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对该抗原无免疫的应答,形成免疫耐受时,对其它抗原仍能应答,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抑制状态,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称为耐受原。如自身组织抗原,引起天然免疫耐受;非自身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和异种组织抗原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免疫原,也可以是耐受。除了以上两种以外,还有许多的医学知识如: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心血管系统结构与功能和消化系统等等。
就养生来说,凡是因人而异。我们要有合理适量的饮食,要有合理的搭配,不能乱来。 一是饮食时,尽量避免食用一些有害致癌的物质,例如:油炸的东西,腌制的东西等等。
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物质,有致癌作用。二是要注意营养的平衡和搭配,尽量多吃点蔬菜水果少吃点肉类,不要挑食。因为蔬菜水果大多为碱性食物能平衡人体的酸碱度,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无机盐等,而肉类则多为酸性食物。但也不是不让自己吃肉类食物,因为在肉类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质、氨基酸等等,是人体必不可很少的物质。还有在蔬菜中,颜色不同的其维生素含量也不同,按所含维生素多少顺序排列为绿、黄、红、紫、白。就是同一种蔬菜,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维生素含量也不相同。如韭菜比韭黄的胡萝卜素含量高60多倍;芹菜叶胡萝卜素含量较其茎更高出6倍。三是不要吸烟不要酗酒,因为烟草里面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对人的身体是有致命伤害的。酗酒容易造成酒精中毒。还有一个是在生病的时候要合理用药,因为食用的药量是因人而异的,不能滥用,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如细菌产生耐药性、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机体出现毒性反应、病人发生二重感染等等。如果是一般的不大碍事的疾病,尽量用中草药调治,避免用西药(抗生素等)。
此外,还有疾病的预防。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疾病分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类。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主要的传染病有结核病、乙肝、流行性感冒等,性病大多也是传染病。对于传染病,切断其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个,都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那些因为身体细胞、组织、或器官损伤、功能缺失或非传染性病变而发生的疾病,如癌症、损伤、心脏病等等。非传染性疾病可能存在于任何组织或器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就事论事进行预防、保健或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作息、运动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主要做法。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疾病发作的时候,合理治疗是使身体恢复健康必不可少的。合理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饮食、合理运动、多休息等。
总之,经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总算是受益匪浅。不论是医学常识,还是养生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