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别样的习惯作文

文章 2019-07-04 12:26:28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认为把这当习惯定时一种对快乐的另类享受和对人生的别样认识。都说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非同凡响的人生,小编收集别样的习惯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别样的习惯

每当听到“乞丐”这个字眼时,除了会联想到不洁、衣衫褴褛、低声下气及那叮啷咣当的铁罐,我的记忆里还会乱纷纷的开始散落如万花筒里缤纷碎片般的片段。

可能是性格生来就感性的缘故,小时候的我见到这些在路边乞讨的乞丐就会拉着大人的衣角,低语道:“他们怎么了?”而大人们总是会以避嫌的目光看着他们,快步牵着我离去。

长大后,我明白了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只有靠乞讨维持生存,心灵有所触动,总会停下脚步,掏掏口袋,弯下腰,将零钱放进铁罐中,用微笑回应他们诚恳的答谢,然后轻松走去。

久而久之,这形成了一种习惯,在施舍过程中,当我看到同伴们另类的目光时我隐约感觉到这是一种别样的习惯。

总会有人说,乞丐们故作可怜只是为了博得路人的怜悯而赚取“收入”,我对此充耳不闻,因为我深刻懂得,人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轻易将手掌心朝上的。

那是半年前的寒冬,黄昏时分,我正疾步赶回家吃饭。夕阳渐近,暮色渐浓,那斜阳映入眼帘,天边铺满了大片大片的云彩,犹如颜料桶倾倒了一般,而在冬阳的余温下,那灿烂的色调却透着丝丝凄凉。

目光不经意间投向桥与墙夹合的角落——那儿蹲着一个老人,他花白的胡子和褪色的黑大褂形成对比,苍老的皱纹爬满整张脸,他蜷缩在墙角,无助地看着桥下的河。

我看见了那铁罐,掏了掏口袋,发现口袋空空,无奈叹了口气。

走近他时,他拿起一只旧得黯淡无光的笛子吹奏起来。那笛声仿佛是在感叹被生活所迫的无奈,又仿佛是向晚风倾述被命运嘲弄的悲哀。

不可否认的是,他是靠才艺来挣钱的,并不是背弃自尊任意不屑的任人践踏。

不以善小而不为,对于我们来说,微不足道的硬币,会让路旁那些被生活所弃的人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存在,以至于他们不会被希望所弃。

我崇尚“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德,我认为把这当习惯定时一种对快乐的另类享受和对人生的别样认识。都说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非同凡响的人生,我想,属于我的别样习惯,不具备积德那样的神圣,又是为了尽微薄之力减弱生活无情所噬人的力量,还有唤醒那份帮助弱者的心安理得。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二篇:别样的习惯

在我的眼中,外婆是一个很古板的人,她有着非常古怪的习惯,尤其是在饭桌上的时候。

在我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外婆这些习惯。每当饭好了后,外婆便匆匆地来到厨房,迅速地拿起勺,好像有人在和她抢似的。勺拿到手后,外婆好像缓了口气,轻松了许多;于是外婆拿出碗来首先拿起那个属于我的碗,盛起满碗堆尖,再盛家人的饭,最后,便是她自己的,不到半碗——饭煲已经空了。小时候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知道每次吃饭都因为碗里有太多的饭而发了不少脾气,却不知道每一顿饭外婆吃的最少。

现在明白了,于是饭好之后我便冲去厨房,给外婆盛满一碗。外婆却说她不饿,吃不了这么多,又将一部分饭倒进了我的碗里。

当餐桌上比较丰盛的时候,有素有荤,却也见外婆只吃素,不沾荤。在她夹起荤菜的时候,十有八九都放在了别人的碗里。我也曾经试着给外婆夹荤菜,但外婆总是找借口——“我不饿”“我胃不好,不想吃”“这个太咸了”等等。有时她实在找不出借口,便把碗捧起来扭在一边,显出难受的样子“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我真的不知道外婆是怎么想的。

有时我们一家人吃完饭后,餐桌上还有许多残羹剩饭,于是外婆便开始了“清理”的工作。这里所谓的“清理”不是把这些东西倒掉,而是吃掉,我们经常告诫她这样会吃坏肚子,可她不信,说倒掉就糟蹋了。这个我是明白的,外婆一直都是一个节省的人,非常,非常┉┉

小时候我真的很烦外婆的这些习惯,觉得她还没有走进新社会,否则她不会有这些老习惯。我曾经教给外婆一些新东西的使用方法,她却不学,说人老了,学了没用。小时候对她的习惯非常的厌恶。

这段时间,偶然听到外公对外婆说“总是先人后己”。这使我对外婆的看法彻底地改变了。想想,外婆这样做只是为了家人,让家人丰衣足食。这些习惯,大概不是古怪的吧,现在觉得这很平常,只是外婆表达的方式太别样,以至于让人不理解。

外婆渐渐地老了,我家的温暖越来越贴心了。

第三篇:别样的习惯

盈盈月光,我揽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有一缕最暖的,漫漫人生,我要采颉世间最重要的——“稳”。曾几何时,“稳”已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离开了年少轻狂,我在人生的不断学习中蜕变成了一个稳重成熟的女孩,渐渐长大,成熟。

“爸爸,快来帮我做题啊!我不会了!”我大声喊着爸爸。随着一阵稳重的脚步声,爸爸来到了我书桌前说道:“怎么啦, 又有哪道题不会做啊?我连忙递过密密麻麻的草稿纸说道:“这里。”只见爸爸接过草稿纸,皱起了眉头,将草稿纸一把甩在了书桌上,严励的斥责我:“瞧,这草稿纸正的、反的,一团糟,还有本子上,这么乱的笔记,你做不出来这道题也不怪。都这么大了,也不知道稳重些,做什么事情都这么急躁,以后还能干些什么啊。。。。冷不丁挨了这么一顿急风暴雨般的批评,我非常委屈,不甘示弱的反驳道:“我这样做题快,花这么长时间把字写工整了,但速度呢?”我振振有词,爸爸并未反驳,却说:“咱们别争了,让事实说话吧,咱俩就比比,看咋到底谁有理!”

比赛开始,我迅速在手上划拉着手中的笔,草稿纸便在我手下写满了公式,计算。看看爸爸,还在一步一步列条件呢。我自信满满地在纸上涂写着只有我自己才能理解的文字。本已胜券在握的我竟被草稿纸上的一个未知字母搞的满头大汗,我极力地搜寻着原先列出的数据,却不出所料越找越乱,数字们如同无头的苍蝇一样乱飞,飞的我眼花缭乱。一气之下,我放弃了搜寻,抓起新的草稿纸重新开始计算,依旧是急躁的情绪,依旧是急速地乱写。。。。就在此时,爸爸一声“我做完了”结束了比赛。胜负已分,我顿时地坐在了椅子上。爸爸以胜利者的身份将手中的稿纸递给我,我不服气地抬起头来接过稿纸,顿时眼前一亮,工整的字迹印在纸上,调皮的数字们在爸爸的指挥下安静地有条有理地立在上面,爸爸意味深长地说:“做题要有条有理,做人也是如此。稳重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功。只有稳字当头,你脚下的路才踏实,才能一步一步地稳当攀升,不然你就会前功尽弃,从而浪费更多的时间。”

从那以后,我效者爸爸的做事习惯,不急躁,稳重地务实了我脚下的路。再向爸爸学习的过程中,我似乎长大了,更加稳重了,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漫漫人生,我已采摘到开往成功路上最艳的花朵——“稳”,也让我学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道理,我在慢慢成长。

第四篇:别样的习惯

小时候,爷爷天天骑自行车送我上学。

自行车不知换了多少辆,但每辆车的三角架横梁上总会再安上一个座椅,那是爷爷特地为我备下的。

我习惯坐在爷爷自行车的前面。

不管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在自行车上,看着爷爷护在两旁的手臂,就有一股安全感。

那是幼儿园时的事儿了。

升到小学,一天天长高了,对坐在前座有点不自在了。我仍习惯地由爷爷接送我上学放学,习惯地坐在自行车的前座。听着身后爷爷呼呼喘气,看着身旁两根臂膀,总感觉自己像是被囚禁着的一只小鸟,想要挣脱。我心中不悦,却没有说出口。

有一天同学们问我:这么大了怎么还坐自行车前面啊?

我羞得脸发烫。放学时爷爷来接我,我看着同学们都轻盈地跳上家长的自行车后座,于是大声对爷爷说:“爷爷,我要坐后面!”

爷爷愣了一下。

“不行,你坐在前面我习惯些,坐后面不放心。”

后来每每上学放学,我既习惯又不情愿地捱上爷爷自行车的前座。

在爷爷双臂的呵护下,是多么的温暖可靠啊!

转眼我上初中,再也不需要爷爷接送了,但爷爷载我的那些日子早已在我脑中沉淀,在心中蕴藏。

爷爷渐渐老了,现在我和爷爷一起外出,总习惯拽着爷爷的手,或是挽着他的臂膀,祖孙俩轻声说着话,一如爷爷让我坐在自行车前面的习惯。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