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火炉散文
老百姓有一句老话,冬天管它爹亲娘亲,比不上火亲。
外面大雪纷飞,在屋里,一家人围炉而坐,母亲做着针线活儿,姐姐编织着毛衣,父亲在悠闲地呷着杯子里的茶,间或裹上一杆叶子烟美美地咂着;我则津津有味地沉浸在小说里。红红的火炉上,烧着一壶滚烫的开水,溢出缕缕热热的水气,炉子的内层烧着些洋芋,那诱人的气味,香满整个屋子。烧熟后,烫烫的洋芋的外沿,成了一层硬硬的壳,用竹片刮净皮,黄爽爽的,掰开,稍冷后才能吃。如果立即放进嘴里,嘴皮就会烫起泡,辣辣的痛。吃着又面又沙的火烧洋芋,从嘴里香进胃里,让人格外流连,吃得我们几兄妹的嘴皮子乌黑乌黑的,母亲见状,骂道,看你们那谗相,饿痨痨似的。有时也烧红薯,在地窖里捡些纺锤形的红薯,用铁丝做成的铁圈衬在炉盘上翻着烤,直烤得铁圈上的红薯淌出红糖似的汁液,沾沾酽酽的,这个时候,红薯八成是烤熟了……
火烧威了,又继续加煤,加好,用火钎从平面直捅到底,一时三刻,炉子又扯起绿绿的焰,在炉盖的小孔处舔着。父亲说,有吃无吃,大火保持。饿了,或捡几块切成片片的糍粑,用铁架支着在炉盖上烤,先烤软,烤胀,直到胀出鼓鼓的“小猪儿”来,溢出一股糯糯的香,烤黄烤脆,吃在嘴里像嚼干炒豆,酥酥的。蘸上颖子糖吃,很香。中饭和晚饭也在火炉上做,很快的,饭熟了,切一刀用香樟柴熏好的,呈暗红色的精巴巴的腊肉,用热水洗好,切成片,肥肉仿佛是透明的,瘦肉则脉络清晰,在菜园里拔几根蒜苗,砍两蔸白菜,在冒着热气的井边,洗见清亮水,然后做个火锅,既简单又实惠,吃得心里热乎乎的,又香嘴又撵饭,煮熟的腊肉越嚼越香,越吃越舒服,肠胃间仿佛有淡淡的柴烟味,胃口再差,也要比平时多吃两碗,就是泡着汤吃也很安逸。雪凌天,我们在外面玩冰玩雪,耳朵冻红了,手冻僵了,脚冻冷了,就跑回家里趴在火炉盖上烤,手烤得暴痛胀痛,脚上身上也渐渐地暖和起来,直到脸上脚上手上身上都烤暖和了,又继续出去疯玩。有客人来家,用开水沏上一杯茶,捧些葵花、花生放在炉盘上,一会儿就炕得脆生生的,边吃葵花、花生,边吃茶边扯白聊天,天南海北地摆封神说聊斋,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或者唱书,唱《五鼠闹东京》,唱《孟姜女哭长城》,唱《祝英台与梁山伯》,唱书的人拖声摆气,摇头晃脑,一板一眼,抑扬顿挫,听得围炉而坐的人津津有味,不知不觉,感觉手冷脚僵,揭开炉盖,炉火奄奄一息,于是,添几块干柴或玉米棒,再加些煤炭,炉火便扯着焰燃了起来,不一会儿,便燃得旺旺的。
冬天猫在炉火边,躺在椅子上,周身都是暖和的,如果不干什么,瞌睡虫便在不知不觉中飞来,把眼晴皮沾住,一会儿就进入梦乡。母亲揪着我们眼皮叫醒做事,我们不情愿地从温暖的梦乡醒来,有精无神,瞌睡迷兮的。从外面干活回来,脚太僵,脱开鞋烤脚,一不小心,脚上穿的尼龙袜就会烫个大洞,为此,母亲叮嘱我们兄妹,围炉烤火时要离远点,把鞋袜烫烂了没钱买。我们穿脏的衣服,白天抬到小河里洗干净,挂在外面把水滴干,晚上用炕箩罩在炉火上炕,第二天清晨就干生生的,穿在身上还带着温暖。
冬天,我们与火炉为伴。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