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社会实践心得

文章 2019-07-04 09:26:45 1个回答   ()人看过

六天前,我们的车子载着满满的激动与期许,驶向百余公里外的清远农村。在那儿,城市的繁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粗糙的砖瓦房、一望无际的稻田和黄土铺就的路。久居城市的我们对这一切充满好奇,四处张望、细细打量。

当我们踏入农户家时,那疯狂的狗吠成了最热烈的欢迎。农户叔叔引我们进门,他的话不多,只是反复请我们喝自家制作的金银花茶。初次见面的气氛略有尴尬,叔叔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拘谨而不善言谈。然而,经过几天的相处,我渐渐了解到这份拘谨只是表象,身为农村人的叔叔有一颗朴实、满含关爱与热情的心。

叔叔待我们很好,那些关怀总能让我们心头升起一份暖意。记得那天气温骤降,下起阵雨。迟钝的我下午才意识到,挂在露台的衣服还没收。可当我冲上楼收衣服时,却惊讶地发现,那衣服已被转移到室内晾着了,竟没怎么湿。一时间,心中尽是感动与感谢。还记得那些天早晨那热腾腾的粥与炒粉,我们起床并不定时,可每次我们刚下楼,早餐也总是刚刚好从厨房被叔叔端出。现在回想起,才猛然意识到,那早餐定是叔叔早就做好等着我们的,又怕凉了不好吃,便放在锅里焖着或是加一把柴热着。这份番然醒悟让我的心再一次被温暖包围,而且带着几分歉疚。这些关爱不张扬但很实在,润物无声般甚至令我难以察觉。这是有几分拘谨的农村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反映的是他们最朴实善良的本性。我着实被深深感动了。

农村人干的是单一粗重的农活,他们的皮肤被炽热的阳光晒成了泥土般的黝黑,又被沧桑的岁月刻上了土地般粗糙的纹路,由此可见他们的勤劳与农村生活之艰辛。但户主叔叔的内心世界却是丰富的,他有着农民式的幽默。辛苦劳作一天,常常很晚才吃到饭,叔叔总会半自言自语地说“人没饿着,饿着饭了。”。似乎这样一说,一天的劳顿就减了大半。这种幽默,反映的是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他甚至也很关心时事,偶尔还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令我们惊叹不已。这些都是当代农村人的另一面。

那几天,我们戴上草帽、拿起镰刀,也学着做了一回农民。

先前,我们早就被那金黄的稻田深深吸引了,那是从小便幻想着的金色的丰收的梦。如今竟能亲手收割,那激动不言而喻。我们早上兴趣浓厚、有说有笑地干着农活,可从下午开始,我便明显觉得这重复的机械化劳动的乏味了。第二天,只觉浑身发软酸痛,每一次弯腰蹲下后我都不再想站起,汗水顺着面颊淌下、滴落,我的动作愈加迟缓无力。当我直起身,望着面前那大片稻田时,感受到的再也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觉得那就意味着漫漫无边的活计。仅仅两天,我的热情便转化为汗水消失殆尽。可农民,却是常年累月这么辛苦劳作啊。这辛苦,换来的却仅仅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我们只知辛苦,又如何能体会他们面对土地时的复杂情感!这些农民,虽然处在社会底层,却是中国的基石。他们勤劳、隐忍,他们值得我们报以崇敬感激之情。这次学农的亲身体验,更教会我珍惜。

除了稻田、农活,农村里的一切都给人新鲜感,吸引着我们。看那夜空,是城市里绝迹的美景;再看那近乎自然原始的风光,面临一望无际的稻田,近处是朴实的瓦片砖墙还有那阡陌小道,远处则是清灵秀丽的河塘竹林和朦胧山影。穿梭于村落之中,听着鸟叫虫鸣的唱和,看着那似闲庭信步般自在的鸡鸭,背后还紧跟着一只屁颠屁颠的小白狗,陪我们逛遍村庄。这些都让人感受到农村的纯朴美。那儿的村民也极为淳朴,有活泼但听话的孩子,有成天面带慈祥笑容的阿婆,许多人走上一路便打上一路的招呼。这种自然与和谐美得不加雕饰,这样的环境也让人的心灵变得纯净而又放松。

六天的学农,我们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认识了农民农活农村。那些日子对我们来说快乐而美好。而透过那一切“美好”,我们也多少察觉到了农村发展的落后与多数农民生活的艰辛穷苦等等问题。学农,拉近了我的心与农村的距离,让我更多地了解她,日后也会更关注她。

学农虽然结束了,但总忘不了那人、那田、那村……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