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诗词鉴赏

文章 2019-07-04 08:17:14 1个回答   ()人看过

六国论(苏辙)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②。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③?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④。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⑤。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⑥。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

①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而在韩、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魏国西接强秦,南临楚国。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故魏又称“梁”。又东北面与赵、齐相邻,南面亦与韩接壤,地理形势也很重要。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

②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③委:托付。当:抵当。折:损折。

④摈(bìn):排除。

⑤出身:献身,挺身而出。

⑥疆埸(yì):边界。

◇鉴赏

本文可与其父苏洵的《六国论》比照阅读,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文章开头,欲擒故纵,引出论题。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绝对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乃是决策者“不知天下之势”之故。随之,文中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这就是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天下之势”。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进而得出正由于六国都不能正视天下之势,以致秦人得以东指而“天下遍受其祸”。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临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胸无韬略,自相残杀,相继灭亡。文章戛然而止,含不尽感慨之意于言外。作者是在宋王朝遭受北方辽和西夏威胁的背景下发表这番议论的,可以说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败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文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妙评

看得透,写得快。笔如骏马下坂,云腾风卷而下,只为留足不住故也。此文在阿兄手中,犹是得意之作。“三苏”之称,岂曰虚语?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五

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言激切而淋漓。颍滨论天下之势在韩、魏,直设身处地为六国谋矣,故其言笃实而明著。两作未易议优劣也。

——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全集录》卷五

战国合纵之说,后人以成败聚讼纷纷,总不出苏秦唾余。此篇单就六国攻秦一着言之。按:慎靓王三年,楚、燕、三晋同伐秦,至函谷关败走。始皇六年,又同伐秦败走。似诸侯未尝不欲胜秦,但不明天下之势,藉韩魏之蔽而助之兵,不得所以胜之策耳。若诸侯肯并力而为此,而不必攻秦,秦亦不能为山东之害,可以应夫无穷也。其行文一气流转,且确切不易,坡翁真难为兄矣。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五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