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厚度优秀作文

文章 2019-07-04 05:22:52 1个回答   ()人看过

作家蒋勋曾在《迟行》里提及,慢慢走是为了体味历史的绵长,文明的厚度。只是细细推敲,不禁也思索起这“厚度”的深意。

当今社会关于“文明”的宣传随处可见,各种标语让人眼花缭乱,可人民的道德水平又有多少提升呢?路上的纸屑,景区的留言,这些似乎都在默默叫嚣着,冷眼嘲笑着那些整日仅把“文明”停于口的人们。

当年龙应台的一把“野火”烧得全国都在热火里乞求脱身,而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又将舆论指向中国的文明。我们也在不断地努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高学历、高收入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素养。

只是素养终究不是衡量文明的标尺。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件,某些高学历的人们把文明演绎成另一种极端。毕竟素养是自我的提升,而文明是全社会的参与。

如此看来,文明似乎成为了一种关系。正如英格索尔所言的“每个人把自己的权利留给他人。”“中国游客”总是被口诛笔伐的对象,从爱在旅游胜地标记自己的痕迹,到全旅团赤脚在异国享受温泉。中国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是否也应把美的权利留给他人,别让自己成为他人相片里的不和谐音符。只是,“罗马非一日建成”,中国游客们的文明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当然“他人”的内涵颇多,不仅是人,也可以是自然。最近,印尼摄影师的一组照片在网上引起了众多评论。这些摄影作品里有树蛙在雨天里拿荷叶当伞,蜗牛们齐心过河。只是好评不断的同时,又有人称这些作品“摆拍”嫌疑很大。我们在这里无需评判这位摄影师的对错,只是如今关于摄影作品的话题总时不时与“文明”扯上关系。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又该如何在“文明”的准则下拍摄呢?

我想,最重要的是等待,给予这些拍摄对象以更多的尊重,而文明也从这些摄影师们的“温柔”相待开始。

文明的厚度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兴衰。这厚度里尽是对自己的素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他人、对自然所给予的尊重平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