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暑假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文章 2019-07-04 03:04:53 1个回答   ()人看过

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之后,调研队伍于7月10日开始了为期30天的调研。此次调研主要是针对XX市”蚁族”群体心理状况,因而我们去了XX市具有代表性”蚁族”聚居地——岑村、上社、棠下和赤沙等地,发放问卷共400份,共收集有效问卷340份。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该群体的心理状况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最初申请这个课题时,只是听说过这个名词,但对于这个群体知之甚少。当查阅完相关文献和媒体宣传后,就更加坚定了我们课题申请的信心——要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也许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相似,80后,充满梦想却要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接着是资料查阅和课题的构想。7月10日,我们开始进行实地的探索,与想象的相去甚远,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如何进入”蚁族”的住所、如何能让他们填写问卷和进行访谈,”蚁族”群体白天都要上班,什么时间合适等等。经过一番摸索之后,我们有了一套比较好的程序:先通过和居委会以及房主的交涉,能进入到蚁族群体公寓中,接下来就是逐户的发放问卷。因而我们分成两队白天联系居委会和街道办等部门以及房东,晚上发放问卷,十一点左右回校。这样经过20天左右,我们收集完了数据,并完成了访谈。后期便是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报告的写作。

作为这次调研的负责人,我收获颇多。除了课题本身的构想、思考外,我得到了许多的锻炼,例如如何去协调队员、加强合作。如何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想起这次的调研经历,有太多的回忆和感慨:

一) 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最初在查阅相关的文献以及看相关报道时,很震惊也有些伤心,毕竟自己也可能即将加入他们行列。但是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指导老师的指点,我们决定放弃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希望客观地去了解他们,挖掘这个群体的心理力量和潜能。在经过调查之后,我们欣喜地发现物质上的贫困并没有导致精神上的萎靡不振,而是一颗平常心,一种乐观、希望的态度。因而可以说这个群体至少在精神上并不是“弱势群体”。而目前关于蚁族群体的报道大肆宣扬了这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称之为“生存之上,生活之下”,似乎是有失偏颇的。并被一些蚁族称之为有炒作嫌疑。

二) 蚁族群体的平常心、乐观的心态激励着我。

当访谈蚁族时,他们话语中并没有很多的抱怨,更多的是一颗平常心,乐观的态度。“你是如何看待‘蚁族’这个称谓的呢?”“没有什么啊,我觉得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不可能一毕业就能生活的很好”。

三) 说比做简单的多,但是做能使我们收获更大、更有成就感。

最初调研构思时,我们设计了许多好的办法,例如如何去找被试、怎样和他们拉近距离,怎样发放问卷。但这些看似很好的想法却遭到实践的否决,而经过实践摸索出来的方法让我们增添了一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并且体验到了很大的成就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