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心得范文

文章 2019-07-03 14:28:26 1个回答   ()人看过

对“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认识 人看起来文雅有礼的样子。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本质。所以孔子完全顺着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则流入落后野蛮,野蛮。如果是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的本质,好不好文质彬彬是我们今天常用的一个词汇,形容一个呢?孔子并没有认为这样就好,偏差了就是不对。文如胜过质,没有保持人的本质,在以前看来就是太斯文了,换作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作”。

这里体现了孔子“质”的思想,作为君子,即要充实自己,修生养性,也要推销自己。为人所知,君子不是不求名,而是不求虚名,君子求得是名副其实,决不妄取虚名,不浪费自己的才华。

作为学生的我们,这句话是在说:“一个人光有能力素质,而学问修养不够。则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力,反过来,光是注重书本知识,却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就会变成死知识,学问就会变成伪学问,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所以我们只有两者相兼,才是真正的君子。

这句话从辨析的角度阐述了个人能力和书面知识积累对人发展和成长的影响,感觉深受启发,望同学们共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