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小学课文原文阅读

文章 2019-07-03 10:40:10 1个回答   ()人看过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下面是刻舟求剑小学课文原文阅读,欢迎参考阅读!

《刻舟求剑》(10分)

刻舟求剑

(战国)《吕氏春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11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一不小心,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了江里。

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有人催他:“还不赶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15、《刻舟求剑》选自《 》,作者 ,战国末秦国人。(2分)

16、与“而剑不行”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拔山倒树而来

17、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4分)

18、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15、《吕氏春秋》、吕不韦 16、C

17、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8、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