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细亚的孤儿歌词
导语: 《亚细亚的孤儿》,由罗大佑 作词、谱曲、演唱,是罗大佑的经典之作,收录于《未来的主人翁》专辑之中。《亚细亚的孤儿》歌曲时长05分49秒。
中文名称
亚细亚的孤儿
歌曲原唱
罗大佑
填 词
罗大佑
谱 曲
罗大佑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花了九个月才录制完成,《之乎者也》的成功带来了无数的争议和期许,使罗大佑在这段时间遭遇到了极大的压力。“这其实是最惨痛的一张唱片,碰到的挫折,失败的感觉是最多的。”《未来的主人翁》从头到尾弥散着一种抑郁苍凉的情绪,相信和作者当时内在面临的矛盾,以及外界充满无力感的时代气氛都有关系。
“一定是第二张唱片最难做。因为第一张你可以慢慢做,完全没有前面的负担,所有前面的年轻生命的积累都可以放在第一张。如果第一张不幸成功,人家会要求第二张也成功,而且要变...又要有成长,又要有磨练,又要有新的东西,新的看法,新的音乐方向,然后在音乐上必须诚实,因为新的方向必须是来自你自己人生观,音乐观的彻底改变。”罗大佑这番话对《未来的主人翁》里面的种种改变作了最好的注解。
歌词
低音琴:
Mark Ludmer
唢呐:
刘松辉
军用大鼓、小鼓:
徐崇宪
儿童合唱:
松江儿童合唱团 张丰吉领导
木吉他:
罗大佑
键盘乐器:
罗大佑
录音师:
徐崇宪
配唱及混音:
王基光 徐崇宪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真理
引申义:
在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替换中华民国进入联合国,中日,中美建交后。台湾在国际社会受到了冷落,被从联合国甚至世卫组织开除了。一时在国际社会孤立无援,此时的台湾,被许多台湾青年称为“亚细亚的孤儿”。
创作背景
大佑所写的《亚细亚的孤儿》是以童声合唱为背景,言尽无辜之悲,虽然源于台美断交和出走联合国,但这种悲愤又无奈的心情却绝不局限于此。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群,但是源究起本,归根结底在于心,对于大佑的歌,不敢妄评,因为他是通过“歌”这个媒介来表达他自己的想法,而我们终究不是他,还是只能听者自听,“律”者自其“律”吧!!!
以下引用吴老先生为这本书写的自序,供思索:
如今世界变灰色了,但是,如果探寻其底流,可能潜藏著令人忧虑的事。
历史经常会重演,在历史重演之前,我们探究正确的史实,指出过去由於被扭曲的历史所造成的命运,避免重蹈覆辙。因此,我们经常徵诸过去的史实来寻求其教训。
《亚细亚的孤儿》这部小说,是我在战争时期中写的,也就是从一九四三年起稿,至一九四五年脱稿,以台湾在日本统治下的一部分史实做为背景。但当时这是任何人都不敢写的史实,这些事情我照史实毫不忌惮地描写出来。
说起来胡太明的一生,是在这里被扭曲的历史下的牺牲者,他追求精神上的寄托离开故乡,徬徨日本,也渡海到大陆,然而哪里都没有能够让他安住的乐园。因此,他一生苦闷,觉得没有光明,心情忧郁,他不断追寻理想,但理想往往背弃他,终於遭遇到战争的苛酷现实,他脆弱的心灵受不了,一下子就发疯了。
啊,胡太明终於发疯了。
有心的人,谁能不发疯呢?
写到这里原想就此搁笔,但我不知怎麼想起执笔当时的情形,而觉得言犹未尽,这里说一下当时的状况。
战争到了一九四三年,对日本而言已到了国家存亡之秋。因此日本政府施行极端的战争政策,所以自然而然的日本人就分为顺应时局者和非顺应者两种,前者讴歌战争,後者经常被嘲笑为「非国民」(背叛国家者)。同时,台湾人也一样,被区别为皇民与非皇民。
在这种矛盾中,人与人之间便起了不平、不满、猜疑、嫉妒,而在其缝隙谣言层出不穷。在那期间马尼拉被夺回,然後,美军究竟会到哪里呢?香港、台湾、琉球吗?不得而知。总有一处会成为被瞄准的目标,万一,台湾被登陆呢?日本军部会用何种方法动用台湾的知识份子呢?这个问题,知识份子心里都害怕那些散布的谣言,战战兢兢地无所适从。
然而,笔者把对谣言的害怕置之脑後,我心里涌起的一股冲动便是要完成这部小说。当时笔者居住的房屋,前面是一排台北警察的官舍,其中有认识的两三个特高警察。要写这部小说的第四篇、第五篇,是很不适宜的环境,因此我很畏惧。但俗语说:「灯台下光线暗」,我觉得最不安全的地方反而安全,所以没有搬家。不过,不能不防万一,而细心注意著。写了两三张稿子便藏在厨房的炭篓里,累积了一些稿子便移开带回乡下的故乡。
如今回想起来不禁感到多麼的小心翼翼,但在当时实在是无法粗心大意的时代,若是被发现了我写稿子那就糟糕了,不论稿子的内容如何,立刻就会被轻易地认定为叛逆者或反战者来论罪的吧。
总之,历史的巨轮必然是移动著的,事到如今无意味的牺牲就傻了。但话虽然这麼说,空等著时机的到来又觉得难耐,再加上空袭越来越激烈,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如何,完全无法预料。因此我急於要完成这部小说。如今想来,好在我那时候写下来。现在恐怕就不容易写出这样的作品了。即使写了,也较难涌出当时的实际感受,因而作品的质素便不同吧。且不说这部小说的好坏,其第四篇、第五篇,确实是我冒生命危险写出的作品。
此次这部小说终於能够在日本出版,笔者的兴奋可想而知超过我的想像。读了这部小说,若是有益於读者,要感谢这是由於挚友上野重雄、中泽富美雄两氏的斡旋出版的友情和牺牲所赐的。
最後,关於本书的出版,十年如一日鼓励笔者的工藤好美教授的精神上的支持,每一次回想,我都不禁热泪盈眶,同时对於先生的爱好文学精神肃然起敬,在此谨致谢忱。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