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济南中考作文题分析及优秀作文评析
2015年济南中考作文题分析及优秀作文评析
作文。(50分)
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文章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山东济南市中考,三年来一直是标题作文。2015年标题为“阳光灿烂的日子”,2015年标题是“咀嚼生活的真味”,2015年标题是“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知道了三年来的作文命题形式,那么对2015年中考的备战,应该以什么作为我们的作文备考重点,也就心中有数了。
就内容而言,可以说,2015- 2015年济南中考作文题,都是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心灵的成长。2015年,这个方向当不会有大的改变。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其中心词是“画面”,修饰语是“定格在记忆中”。“画面”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一般来说,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就数量而言,可以是一幅画面,也可以是几幅画面。考虑到文章的字数要求,最好在行文时不要超过三幅画面。这是怎样的画面呢?修饰语做了限制,就是“定格在记忆中”的。所谓“定格在记忆中”,也就是让入难忘的。什么是让人难忘的呢?就是能够触动人的心灵的。进一步阐释,就是让人振奋的一幕,或者是让人悲伤的一幕,或者是让人思考的一幕。
就“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这个标题而言,我们在写的时候,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打开思路呢?前面说过组成画面的要素,其中之一是人物。我们不妨在人物上做文章。将人物定位为父母,那么我们可以描绘一个或几个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画面;将人物定位为老师,那么我们可以描绘一个或几个老师苦口婆心教育我们的画面;将人物定位为同学,那么我们可以描绘一个或几个同学们或高兴或悲伤的画面。当然,还可以将人物定位为社会上的人。在描绘了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之后,应该有少量的议论或抒情,以画龙点睛。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济南 考生
那是蝉鸣稀薄的夏日午后,我从书店回来,在家门口遇上了行色匆匆带着公文包即将出门的父亲。
父亲没有系上鞋带,我有些诧异,靠在门边,目送他离去。
父亲步入院中,正侍弄花草的母亲拦了下他。
俯身,弯腰。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鞋带!夏日的微风拂过香樟翠绿的树梢,飘来菊花茶淡淡的香味。母亲的长发柔顺地在脸旁垂下,嘴角微抿,划出一道温柔的弧线,纤细却并不白皙的手在父亲的鞋带中穿梭。夏日的阳光像一层薄纱,在父亲的侧脸上打出了一层光影阴暗的圆圈。
父亲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小孩儿,柔和的目光像一潭深邃的湖水,仿佛隔了千年,亘古不变地穿过空气中氤氲的阳光与浮尘,望着母亲。四目交错的瞬间,相视一笑,没有声音,没有语言,只有灿若夏花的笑容。
我呆呆地倚在门边,只是情不自禁地微笑,为这短暂却永恒的画面绽放笑容。
这瞬间似乎如此绵长,夏日的阳光从香樟的叶片间洒落,淌过母亲的发梢,淌过父亲的目光,淌过时光的旧线条,淌过内心深处的山峦,轻轻触摸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瞬间,菊花茶的香浸满整个身体。温暖,如夏日的阳光。
父亲和母亲仍然伫立在画面之中,母亲站起身来,父亲的身子有些微微颤动,柔和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母亲的脸颊土。父亲缓缓向前迈了一步,伸出双手,是拥抱吗?迟疑中,父亲像个大男孩般羞涩尴尬地笑了起来。
他只是伸出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将母亲垂在耳际的头发轻轻理在耳后。一抹红霞泛上母亲的脸颊,像少女初恋般的羞涩。
这记忆中的画面埋在内心深处,很多年后,依旧像夏日的菊花茶般不曾远离,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简评】
选材独特,新颖别致。父亲要出门了,细心的母亲拦住父亲弯腰给他系鞋带,之后,则是父亲“小心翼翼地将母亲垂在耳际的头发轻轻理在耳后”。这是多么温馨的两个画面。父母恩爱,这个家庭一定幸福和睦!可以说,不写别的,就选父母恩爱的画面来写,也就避开了一般考生所选的题材,自然新颖别致。
描写细致,生动形象。无论是母亲给父亲系鞋带,还是父亲为母亲理头发,作者在描写的时候,都十分细致,让读者读来感觉如临其境,栩栩如生,也不禁沉浸在作者描绘的画面之中。如果不是在生活中有过认真观察,已经刻在心里,又怎么能够做到如此细致呢?
画龙点睛,结构完整。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对母亲给父亲系鞋带,父亲为母亲理头发的画面进行描绘,在结尾段,作者说“这记忆中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既画龙点睛,又照应标题,可以说结构完整,主旨鲜明。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济南 考生
开启记忆的闸门,往事如奔流的长河在脑海里游走,一张温情的笑脸却使思绪不再继续……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操场上的我们都躲在树荫下企盼得到一丝凉爽,阳光却透过缝隙在树荫地里洒上点点影迹。
“丁零零……”下课铃终于响了,同学们从各个角落钻出来,阳光灿烂地照射着我们,使得个个成了“落阳鸡”。我拖着疲倦的身子迈上楼梯,终于到了教室。刹那间,即使空调、风扇都运作起来,也满足不了我对凉爽的需求。嗓子干燥得不想说任何话,感觉身体内的水分全都蒸发干净了。恍然间,我似乎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水!水!我要水!”我的内心在呐喊。可是,杯子里空空的。我绝望地趴在桌子上,心想:“谁能给我点水啊。‘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谁要给我点水喝,我必有报答……”
“渴了吧?来,喝点水。”从背后传来银铃般清脆的声音,似一泓清泉浸润了我干涸的喉咙,随即流向身体的每一角落。我转过身,映入眼帘的是她微笑的脸庞,两个小虎牙露在外面,那么可爱,我得到了这梦寐以求的水,却激动得说不出一声谢谢。“来,小心点,别烫着啊!”她把水杯往我面前一送,在我伸手接水杯时却惊呆了——水杯的杯把朝向我,而杯子上方还在上升着热气!她的手红红的。
我抬头看她,她依然笑着,她的笑似_股微风,吹跑了我的烦躁和炎热。面对这杯热气腾腾的水,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难以想象她的小手怎么来承受这温度。我朝她的方向望去,她笑容依旧,我也笑了,“谢谢”两个字在心里重复。
虽然说人生如梦,又似一场戏,但总有一种感动留在心底。回忆往事,记忆重温,她最温情的笑容,定格为永恒!
【简评】
同学情谊,天长地久。同学情谊最真、最纯、最难忘。在干渴难耐的时候,是同学将水杯递过来。不是同学不渴,是同学品质高尚,急人之所急。如此,递水的画面又怎么不会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记忆中?
巧用衬托,塑造形象。作者描写天气炎热,言“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言“嗓子干燥得不想说任何话”,另外,还有心理描写,写尽对水的渴盼。有了这些描写,作者才让送水的同学出场。可以说,这些描写是铺垫、是衬托。因为有了这些铺垫、衬托,送水的同学才形象鲜明,让自己永远记在心中。
结构典范,层次清楚。本文为总——分——总结构,其中“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前面的“总”也就是第一段中的“一张温情的笑脸却使思绪不再继续”,自然而然引出了“分”中往事;后面的“总”,也就是结尾段,给以总结,而其中的“她最温情的笑容,定格为永恒”,又有点题功效,让人称道。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