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探究的论文

文章 2019-07-02 12:50:10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多方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光有华丽的辞藻是不够的。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叙述、素材的切合度也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真正地写好一篇作文。

(一)巧用华丽辞藻

有时候,华丽的辞藻反而会显得文章虚浮、不真实。比如,在描写乡村生活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朴素的言辞,如果使用了华丽的辞藻会弄巧成拙,整篇文章也都是别扭的。再如,如果想要表达对奢靡生活嗤之以鼻,可以较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来体现,但是要注意情感的拿捏,不然本想要表达反讽的思想会变成羡慕之情。这个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心理上进行引导了。

(二)合理布局文章结构

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如迷人的风景让人想一个劲看个够。合理的文章布局,能够把握住读者的心,让读者能够顺着文章一直读下去,猜又猜不透,想一探究竟。比如在记叙文中,是采用倒叙、插叙还是顺叙都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文章来确定的;议论文是先立出观点还是先给出阐述,这些布局也都会影响到文章的品质的。

(三)素材要切合题意

初中作文最大的通病就是素材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要怎么才能做到标新立异而又切合题意呢?这个其实不难,只要将看素材的角度变换一下,就能够成为新的素材。比如居里夫人得到了诺贝尔奖,除了可以写她对科学的坚持与喜爱,还可以写到她在艰苦环境对物质的淡泊,她女儿玩她的奖牌奖杯时,她说这些本来就如同小孩的玩具一样,看得太重就无法为科学做贡献了,这就是淡泊名利的素材了。因此在选择素材的时候,不要局限于一方面,多个角度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写身边的人和事,这些真实可感的素材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二、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作文如树木一样,有根才能生长。作文的根就是生活,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再开枝散叶,这就高于生活了。老师和学生要一起去感受,互相体会双方的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是兴趣最好的老师,直接去体验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想写文章,还能有话可写。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

传统的作文教学多是以书本为主,然后就开始长篇大论了。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是需要去生活中体验,而在这体验之前,并不是毫无思想地去体验,需要先阅读一些文章,对生活有了一些认识之后,再去亲身感受生活。在感受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性格等来感受生活,这样就可以有自己的情感,点燃创作欲望,通过这种方式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立得住脚,既有内涵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从生活中学习,提升文章高度

文章并不是直接将自己的见闻描绘出来就可以了,要开枝散叶,就要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举一个直观的例子——朱自清的《背影》,文章并不是单单叙述父亲的背影,而是通过父亲的背影来体现父亲对儿子情不自禁的爱以及作者本身对父亲的爱,这样就提升了文章的高度了。

三、创新批改方式

学生在写作完成之后,都是由老师一人来批改评价,这是传统的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不仅仅要看到整篇文章,更要看到文章中突出的优秀之处。比如文章的立意新颖、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某段文字写作细腻、前后呼应得当等都是值得鼓励的,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才能更好地去写作,才知道该怎样才能写得更好。此外,还可以分小组互相评价作文,如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同学之间,可以发现文章不同的闪光点和缺陷之处,这样文章得到的意见就比较多,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也就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四、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老师要更新观念,变换教学方式,不只是局限在课堂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再辅之必要的写作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写出新课标理念下的文章,提升写作能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