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知识要点及练习

文章 2019-07-02 09:12:40 1个回答   ()人看过

目的要求

一、通过诗的学习,正确认识唐代诗歌的伟大成就。从而了解古代灿烂的文化。

二、提高分析诗句、欣赏诗歌的能力。

三、领会诗中的情景,场面,并体会这些描绘对刻画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

要点难点

一、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二、对诗歌刻划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写作背景

《出塞》

盛唐开元、天宝(713756)数十年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时期。当时对西北边疆的征伐、守卫,战争频繁,征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许多诗人从不同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其中许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生活的经历,他们用诗描写塞外景色,抒写将士精神生活,复杂矛盾的感情,充满了悲凉、豪迈、浪漫的情怀。王昌龄就是边塞诗人中之佼佼者。

《卖炭翁》

白居易(772846)他生活在藩镇作乱,社会动荡不安的中唐时代。白居易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的创作纲领。白居易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其中讽谕诗部分是最有价值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诗对于当时社会上许多不合理的现象给以无情的揭露,象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了中唐时代的社会面貌。

关于宫市。《旧唐书》曾有这样的记载:宫中遣内官买物于市,倚势强买,人畏而避之,呼为宫市。宫市制度并不始于唐代,但在唐代很盛行。尤其到中唐,宦官内使气焰嚣张,把它当作一种直接向人民勒索财钱、抢掠货物的手段。这种残酷剥削人民的制度当然会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而当时一些比较了解民情,意欲改革政治的官吏,对宫市也是不满的。白居易的《卖炭翁》就反映了这种意见。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江宁人,世称王江宁,是我国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在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补校书朗。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科。后来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迁江宁丞。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有诗家夫子的称誉。绝句的艺术成就尤高,洋溢着浓厚的民歌气息,以精炼的艺术语言反映了真实而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风格清丽,气魄雄浑,形象生动鲜明。明代王世贞曾把他的七言绝句和李白一同推为神品。他后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回到家乡,被刺史闾邱晓所杀。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著名的诗人。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guī)(现在陕西省渭南县东北),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二十九岁考中进士,唐宪宗元和二年,他得到了翰林学士的职位,三年后被任为左拾遗。元和十年,因进谏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其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职,直到升任刑部尚书。他提出了文学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进步文学主张,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写了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讽喻诗,这些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体现了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白居易晚年意志逐渐消沉,自号香山居士,讲道学佛,饮酒论诗,过着半退隐的生活,于846年8月病逝,是年七十五岁。

白居易传下来的诗篇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

主题思想

《出塞》

第一、二句是借景抒情。诗人由天上的明月地下的边关展开丰富的联想。明月边关自秦、汉至今一直存在,没有什么变化,但边关的战况却大不相同。秦、汉时期,对匈奴作战连连胜利,而现在,远离家乡,万里征战,不得回乡。短短的两句,平凡的诗行却触及到了当时的军国大事。这是因为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安逸之风盛行,边关将领骄奢淫逸,与契丹、回纥贵族统治者的斗争常常失利。作者通过写景、联想,为后两句作铺垫。需要提及的是秦汉为互文见义,不可理解成秦朝的明月汉代的边关。万里长征形容路远而非确数。

第三、四句紧接前文提出见解,希望朝廷任用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名将卫国戍边,使敌人不敢进犯,使将士能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这两句中,但,只要。龙城,卢龙镇,在今河北省,汉代名将李广曾驻守那里。飞将,汉代李广曾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不敢侵占他的防区。

《卖炭翁》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诗中颇具代表性的名篇。作品以通俗生动的语言,真切而充满同情与憎恶的描绘,再现了卖炭老人冒着寒冷饥饿卖炭的情景,和他遭到宫市的剥削敢怒不敢言的悲剧。全诗依据唐代的生活现实,对残酷的封建剥削制度给予了深刻揭露,对劳苦人民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打着圣旨横行霸道的宫吏差役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卖炭翁(诗的主人公)的身世,和他砍柴烧炭直到卖炭的情景。诗人抓住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相互结合,立体化地刻画卖炭翁的典型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突出老人的年迈而辛苦劳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则是尖锐对立的比照,揭示老人凄苦矛盾的心理活动。最后,借助时间的推移,以日高而牛困人饥仍在泥中卖炭的叙述,衬托卖炭老人的悲惨境况。

诗的下半部分,情景骤变:皇宫使者突然而来,强取豪夺,千余斤炭转瞬间被征敛,而剩下的仅是打着宫市幌子留下的无用的陈旧织品。卖炭老翁伐薪烧炭的辛苦,雪后卖炭的饥寒困乏,以及换回身上衣裳口中食的指望,都在宫市的勒索掠夺中付之东流。而宫中使者的骄横气焰,残暴作法,在诗中逼真地刻画出来。两厢对比中。彻底揭露了所谓宫市的残酷剥削实质。

段落大意

《出塞》

首句点明地点,写景。

次句写情,紧接首句。

后两句在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景慕之情中,暗喻着对当时将领之不满,暗讽当朝者用人之不当。

《卖炭翁》

依据情节的发展,全诗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卖炭翁烧炭、运炭辛苦艰难的劳动。

第二部分(第2段)写宫使的骄横和他们掠夺老人炭车的罪行。

写作特点

互文见义

《出塞》起笔不凡,落墨突兀:秦时明月汉时关以石破天惊之势而令人瞩目。这因为诗人别出心裁,巧妙地在月与关之前分别加上了秦与汉两个表时间的限定词,从而翻出了奇妙而高远的崭新境界。皓月当空,君临天下,与天地共寿,古今长存,何能隶附于哪家朝廷哪代帝王呢?!当然也就无所谓归秦抑或属汉了。事实上,这恰恰是诗人独运匠心之举,用笔新奇之处。秦月汉关,互文见义,举秦则兼汉,举汉亦包秦。如此交错濡墨,即熔铸成别具一格、独领风骚的诗句,展示了奇警遒劲的语言特色,散发出摇人心旌的艺术魅力。

含蓄深刻,容量巨大

诗中,月与关这一自然一人文两个景观,一经诗笔濡染,便具有了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在对秦月与汉关的濡墨之中,月临关塞的雄壮阔大而又荒凉寂寥的图景具体而形象地再现于笔端。如是用墨,旨趣毕现:万里长征人未还,世世代代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悲剧;不教胡马渡阴山,世世代代共同的心声,共同的意愿;但使龙城飞将在,也便成为世世代代共同的希望,共同的呼唤。这命运与悲剧,这心声与意愿,这希望与呼唤尤使起句显示出颇不平凡的意义,难以估测的巨大容量。

意境开阔,气势恢宏,格调雄劲

从意境上看,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日照着边关;而关塞自秦、汉时设立,至今经过了多少个月色笼罩的夜晚!时间上,由古及今;空间上,宏大阔远;确实引发读者从历史到现实、从边塞到祖国山河的诸多思考。再看气势与格调,怀古是怀念当年为国守边、威震敌胆的飞将军;思今则是忧患现实边防薄弱,能象飞将军那样的坚兵强将已不存在,而外敌侵扰的威胁犹存。忧患中,却又冲涌着内心的渴望:象当年英勇的飞将军那样,杀敌立功,不允许敌寇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显然,无论是怀古、思今,还是感慨、期盼,都饱含着赤烈的爱国豪情,都给后世读者以巨大的激励与鞭策。

叙事简洁,矛盾突出。

诗开头的四句概括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描写卖炭翁的外貌。中间四句写卖炭翁的心理活动,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写出卖炭翁辛辛苦苦地劳动只不过是为了维持生活的基本需要穿衣吃饭。可是现实生活是怎样的呢?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衣正单是无法御寒的,但是却愿天寒,这种矛盾的心理,写出了老人的忧虑,反映了他生活的贫困和境遇的悲惨。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

作业练习

基础知识

一、选出下列黑体字注音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鸡黍

A.shǔB.sǔC.sùD.zhǔ

答()

2.岐王

A.zhǐB.zhīC.qǐD.qí

答()

3.鳜鱼

A.juéB.guìC.juēD.guèi

答()

4.鬓角

A.bīnB.bīngC.bìnD.bìng

答()

5.冰辙

A.zhéB.chèC.zhèD.ché

答()

6.翩翩两骑

A.piánB.biǎnC.piānD.pān

答()

二、选出黑体字在句中读音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万里长征人未还。

A.huánB.hái

答()

2.青箬笠,绿蓑衣。

A.suōB.shuō

答()

3.手把文书口称敕。

A.cìB.chì

答()

4.半匹红绡一丈绫。

A.shāoB.xiāo

答()

三、选出下列句中汉字书写都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绿树村边和,青山廓外斜。

B.岐王宅里寻常见,崔几堂前几度闻。

C.斜风细雨不需归。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答()

四、选出下列句中黑体词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开轩面场圃。

A.宽敞B.檐廊C.打开

答()

2.翩翩两骑来是谁?

A.马B.骑马人C.人

答()

3.宫使驱将惜不得。

A.珍惜B.可惜C.舍

答()

4.心忧炭贱愿天寒。

A.担忧B.忧虑C.忧愁

答()

五、连线

1.秦时明月汉时关,A.市南门外泥中歇。

2.正是江南好风景,B.身上衣裳口中食。

3.但使龙城飞将在,C.万里长征人未还。

4.牛困人饥日已高,D.不教胡马度阴山。

5.卖炭得钱何所营,E.落花时节又逢君。

六、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过故人庄》一诗的作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B.唐代擅长七言绝句的诗人王昌龄是《出塞》一诗的作者。

C.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一诗。

D.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一诗是新乐府的一首,原题叫《小序》。

答()

七、选出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写朋友邀我作客,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B.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两句诗是对昔日友谊的回顾,也从侧面表现了宋朝极盛时期的繁荣景象。

C.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概括了复杂漫长的劳动过程,体现了劳动的艰辛。

D.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矛盾的心理活动描写,正是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

答()

阅读

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这首词的作者是,字。《渔歌子》是。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词的中心。

答:。

3.找出词中景物色彩描写的词语,说明其作用。

答:。

4.指出词中黑体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答:。

5.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二、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斥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使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段的大意。

答:。

2.翩翩一词描写的是的、的动作和神态。

3.找出文中的动词,并说明其作用。

答:。

4.指出文中黑体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

5.指出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答:。

答案:

一、1.A2.D3.B4.C5.A6.C

二、1.A2.A3.B4.B

三、D

四、1.B2.B3.C4.A

五、1.与C2.与E3.与D4.与A5.与B

六、B

七、B

阅读

一、1.张志和,子同词牌名2.这首词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濛、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抒发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乐趣。3.青山白鹭红花绿水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4.借代5.对混浊的官场生活的鄙视。

二、1.写宫市对卖炭翁的掠夺。2.宫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3.把称回叱牵系活画出宫使疯狂、凶残的面目。4.写出了卖炭翁悲愤、心如刀割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5.设问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