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的论文

文章 2019-07-02 02:43:31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会计准则与金融市场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变革是会计准则的趋同性,这个变革不仅影响到银行业,也影响到其他行业。要使市场正常运作,资本得到有效配置,投资者就需要透明的信息,并要求对不同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越高。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充分认识到会计标准对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以及促进金融稳定具有的重要作用,主张建立和实施高质量的会计标准,使资本比率更能充分反映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实现银行监管的有效性。从提高市场约束有效性及寻求全球资本配置有效性的角度看,巴塞尔委员会支持会计准则趋同的目标和方向。

会计国际趋同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客观需要,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由于世界各国存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要使国际会计准则真正成为通用的会计准则,必须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的会计问题。会计国际趋同的进程与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密切相关,必然是一个渐进的、历史的、长期的发展过程。

二、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作是2003年底修订的39号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它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是对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计准则。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普遍使用,历史成本会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会计处理的需要,公允价值会计更符合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惯例。会计准则的改变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将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是与历史成本原则比较,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能够更迅速反映市场价值信息的变化。

二是收益和损失不再反映在报告期末,而是立即确认,从而使商业银行管理收益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三是一些金融工具不再放在资产负债表外,而是进入表内核算,这会影响银行的负债率。

四是公允价值的任何变化都将在损益表中反映,导致银行财务报告波动性上升,可能导致市场对银行经济价值的错误判断。

五是由于公允价值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获取,需要估算和验证,因此,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将增加银行成本。

六是非市场化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诸多争议。非市场化资产的价值确定不得不严重依赖银行的内部模型,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人为操纵计量结果。

七是国际会计准则主要从质量和内容两方面规范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这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产生深远影响。

会计准则的变化顺应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也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

首先,需要会计人员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国际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这直接增加商业银行进行会计核算的难度。

其次,需要具备较高风险管理水平。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种确认和计量要求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需要增加投资改进内部系统和程序,使其能实现对复杂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处理。

第四,当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市场价格时,需要利用其他信息和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操作上比较困难。

第五,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逐步学习、熟悉和理解新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国际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

会计信息在银行监管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会计报表数据是银行持续监管的基础,会计谨慎性原则与银行审慎监管在理念上一脉相通,银行监管的重要指标实质上是财务比率的演化。银行监管者更关注会计信息质量,也更强调会计标准的重要性。

巴塞尔委员会和各国银行监管机构都认为,新的会计准则为金融工具规定了全面的、明确的会计标准,建立了良好的约束机制,对提高银行会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高度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审慎银行监管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一是对监管资本的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变动来自银行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变动,而国际会计准则直接影响了这两个项目。一方面,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频繁变化,增加了银行资本的波动性。另一方面,新资本协议对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主要包括表内业务的信用风险和表外业务的市场风险,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有些表外业务也将纳入表内反映,必将影响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

二是对贷了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强调在计提贷了款损失准备时要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贷了款损失已经发生。这与银行监管政策的审慎性和前瞻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银行监管当局要求银行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般准备。

三是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影响。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风险和回报是否已经实质上发生转移的终止确认标准,绝大多数已经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仍应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就不可能在资本监管方面得到优惠,从而提高了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

四是对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划分的影响。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银行应将交易性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分开。交易账户按市场价格计价,银行账户则按历史成本计价。而国际会计准则极大地拓宽了按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工具范围,使得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界限更加模糊,增加了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实施审慎资本监管的难度。

五是对判断银行损益真实性的影响。尽管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时必须有确实的理由、事实或依据,但不能排除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主观分析和判断,这给监管部门评价商业银行收益或损失的真实性带来一定困难。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当前会计准则与监管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从目标来看,会计部门趋向于建立对银行财务状况的“中性”评估,监管部门从审慎的角度则更趋向于保守的评估。从方法来看,会计部门要反映过去交易和事件的结果,强调回溯性方法,监管部门则更关注未来,强调前瞻性方法。长远目标是要保持会计准则与监管要求的一致,但在达到长远目标的过渡时期,两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

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各国监管当局高度重视会计制度的重大变化与监管政策不同步带来的分歧和挑战,强调监管当局应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采取审慎的前瞻性的监管标准,努力使会计制度变革符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在会计报告和监管报告、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一些发达国家的监管当局也对国际会计准则表示了谨慎的支持。

四、积极应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挑战

国际机构的调查显示,有关金融工具以及涉及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复杂特性,将影响大多数国家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部分银行已经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会计报告。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为公允价值缺乏参考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配套,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以及数据欠缺难以支持,执业会计师的能力有待提高,对会计准则执行的监管力度需要加强,执行成本较高导致中小金融机构缺乏动力,等等。我们对于我国银行业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态度是:

第一,积极支持财政部制定一套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金融工具的会计标准,促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逐步趋同。

第二,在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中国金融市场的国情,不能照搬照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效果应是让我们继续减少分歧并且对一些明显的差异有更清晰的理解。

第三,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实现。

第四,进一步加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财政部门与监管机构、税务部门、人民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的双向及多边沟通,共同促进和保障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较高质量。

为此,我们将以积极的态度协同有关部门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相关配套工作。会计准则必须充分解释和认真实施,必须重视新旧会计准则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考虑到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问题多而复杂,在将公允价值会计全面用于会计核算之前,可以首先将公允价值用于信息披露,以使商业银行在过渡期内更好地积累经验。

二是将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与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靠齐结合起来。我国目前虽还不具备执行新协议的条件,但新资本协议的一些理念与国际会计准则是一致的,学习、研究和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和新协议的精神,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有利于统筹利用资源,减少执行成本。

三是继续改进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标准。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金融业特殊的会计环境和实务特点,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更有效地规范和解决我国金融市场的会计问题。

四是修改与实施国际会计准则相关的政策法规。根据新的国际会计准则,我们将修订监管法规中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同时,借鉴国际银行业监管的良好实践和立法经验修改风险监管法规,为保证会计准则执行效果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五是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会计人员对交易和事项确认、计量和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将是国际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关键。

六是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培训。随着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引入,可以考虑聘请有经验的国外专家提供培训支持,使银行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熟悉和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帮助我国金融机构完成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过渡。

七是加强对银行机构执行会计准则的指导。监管当局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指导,创造条件分步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在坚持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推动商业银行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八是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小组研究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对银行监管的影响,制定相关的对策和规划。

九是加强执业会计师队伍的建设。紧密配合资本市场发展进程,加快完善中国审计准则,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和水平,着力培养符合会计准则国际化要求的高层次审计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师的市场约束作用。

十是加强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尽快解决实施准则后的相关问题,为商业银行审慎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我们相信,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将尽快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相适应,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银监会将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努力促进我国银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