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创业论文

文章 2019-07-01 22:01:23 1个回答   ()人看过

加强实践能力考核,转变评价模式开展创业教育必须要根据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校自身特殊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核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发展情况。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有关于创业论文,欢迎参考!

有关于创业论文

一、应用型本科生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剖析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高校存在创业教育理论认识上的不足,又存在创业教育组织实施、资金、制度及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困惑,加之创业教育的开展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从而使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流于表面,千篇一律。大学生创业率不高且创业准备不足,失败率相对较高。

首先,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尽管存在一些创业型人才培养意识,但始终处于没有明确创业教育思想,缺乏严密的创业教育理论系统的指导,缺少周密计划和系统安排的状态,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创业相关的实际经验,虽然有足够的科研能力,缺乏实践经验是创业教师队伍的致命伤,不仅如此,教材也不统一,仅是依照教材传授内容,教学手段缺乏创新。近年来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可是却很少将注意力专注在创业教育上,把创业教育做好才是缓解就业问题比较直接的方法。在创业文化氛围方面,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不强,在宣传上也很少涉及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题材。由于教师自身的没有创业经历,缺乏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创业,所以创业意识只靠书本内容不能发挥更多地作用。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整合性,创业教育仅限于第二课堂或是初步的理论涉及,在学生的思维体系中不能构成合理的知识构架,在实践中也缺乏技术的指导和训练,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徒有其名。

其次,人才培养脱离实际。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创业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对创业教育有相当的认识与研究,在追逐创业教育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构建自身创业教育体系,并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创业教育精神,开启其创业意识。教师也要从心理、性格、习惯等方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要有的放矢。教师不仅在理论上要见解独到,在实践中也要积累一定经验,并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有科学的预见性,科学地引导学生创业。同时,革新教学方法,利用情景教学让学生真实体会创业过程,树立创业信心。当前,与应用型本科生高校预计培养的创业人才数量相比,创业型师资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必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实训基地效用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与创业教育相适应,各高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如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园、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创业教育理论,发挥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但部分基地流于形式,甚至停留在协议书上,缺乏基于学校的自身特色考虑,照搬一些成功经验,盲目效仿,运营过程管理混乱,持续时间不长,表面上为学生提供创业便利,但缺乏专业教师实地指导,甚至把实训基地当作盈利工具,企业也把高校学生作为自身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并没有起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创业成功率不高,实训基地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这样的创业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创业能力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二、推动应用型本科生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创业教育的日益普及,我们要抓住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效进行创业型人才培养,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配合,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教学内容基础上,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在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转变学校旧的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观为先导,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提下,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和结构,完善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方位、多渠道促进政校企合作,努力实现社会、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革新教育理念,重视创业教育时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调整培养目标,大力培养创业型人才,不仅要求其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从业能力,还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素养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创业不仅是一份生存的保障,也是一种公益事业,满足自身生活经济来源的同时也满足更多人的工作需要。所以培养创业型人才首先要调整教育理念,在办学理念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业潜能。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面进行创业教育观念、机制、内容、方法和管理运行上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业型人才。

(二)开设创业课程,实施体验教学创业教育是一种预创业培养,担负着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技能的训练。要完成这三大重任,必须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课程改革,可以分为创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和创业教育的专业课。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是为了满足多数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从普及创业基础知识角度出发,使学生了解创业本质,基础理论和实施要求,对创业有最基本的概念,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出创业能力,必要时可以尝试自主创业。作为创业教育必修课,创业教育要形成独立完善的体系,帮助学生清晰构建知识框架,内容难度循序渐进,以理工科为主,用实践教学支撑理论,以校企合作形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还可以借助此模式帮助学生创业,依托教师科研成果,使学生积极参与,解决就业问题。

(三)改善师资结构,引进创业导师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创业教育模式中,更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高校要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深造和实践的机会,通过教学、科研、实习和技术开发、企业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为了满足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完善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改善师资结构,培养具有课堂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此外,社会上有许多成功的创业者,他们具有丰富创业经历,而且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创业经验,但由于原有的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无形围墙,使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困难,对进高校授课的教师要求比较高,关注较多的是高学历,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忽视了社会实践经验,为此,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引进的观念,主动走进社会,引进有创业实践经历的教师,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强强联合,包括高校教师、学术专家、成功企业家等多方人士共同参与的“创业导师”队伍。

(四)加强实践能力考核,转变评价模式开展创业教育必须要根据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校自身特殊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核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发展情况。考评方式应多样化,可采用试卷,实验设计或通过网络定期测试等,也可适当加入实习导师的分数和评价。评价教学效果时,力图使考核变得更为客观、合理和科学公正。在实施过程中跟踪记录每届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和创业情况,并及时作出反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有效引导高校从就业教育和择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

(五)深化校企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实训建设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形式多样,如创业孵化园、大学科技园,实训基地等,此种培养方式的确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开发学生创业能力与培养企业家精神相结合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部分高校根据专业需要建立实习平台、实验室等,但由于经费问题,规模上受到限制,更新周期较慢,利用率不高,仅在特色专业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部分专业的学生在本校得不到锻炼机会。考虑到同一地区内有多种类型高校,加之区域内有多个地方经济支柱企业,如果在教育资源上可以共享,邀请企业进校园,或校园进工厂,大力建设自身优势专业实训平台,相互交换利用,在资金上可以高效利用,技术上可以及时跟进,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同时,高校还要大力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创业园区合作,让校内外创业园区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高效利用本区经济文化发展优势,与区域产业相对接,尤其是主导产业,在企业中建立实习间,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鼓励企业在校内建立科研实验室,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聘请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研究课题,成立相应的师生创业服务指导机构,这样才能有利于加速产业利益的提升。

作者:袁德刚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