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享单车的看法论文

文章 2019-07-01 11:29:51 1个回答   ()人看过

共享单车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其主要依靠载体为(单车)自行车。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对共享单车的看法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要]笔者相信在共享单车企业可以赢利的前提下,对它们带来的营销学启示进行了分析。最重要的启示是在当前多数行业普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只要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就有可能抓住市场中切实存在的需求“痛点”,企业就有可能找到新的商机。另外,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其他企业要学习共享单车企业利用新的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产品与服务,更好地M足市场需求。同时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要遵守社会营销的理念,切忌行业恶性竞争,遵守现代企业的竞合理念。

[关键词]市场;细分;商业模式创新;社会营销;竞合理念

1引言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成了大城市街头一道道崭新的风景线。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以ofo、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新创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丝新意和一缕清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这些共享单车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使我们看到了年青一代凭借着他们精明的商业头脑,以及对新技术的熟稔,表现出了更强的商业创造性。他们的创业和创新使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希望。

前些年,随着“大城市病”的出现,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一些大城市的政府部门推出了有固定桩位的城市共享单车,但由于投放数量较少,使用起来并不很方便。而最近由民间资本投资的新型共享单车,不但投放的单车数量更大,而且使用了GPS定位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使客户可以在手机端快速完成找车、申请和支付,比原来的政府共享单车用起来更加方便,更加贴近市民需求。用户只要缴纳一定的押金就可以注册成为用户,然后根据骑行时间收费。这些共享单车的公司靠租金赚取收入,另外,用户的保证金也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利息收益也成为公司收入的一部分。

当前,媒体上对共享单车行业的讨论有很多,但更多是停留在商业模式、赢利前景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而对其带来的营销学方面的启发进行分析的文章并不很多。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共享单车的赢利前景还不清楚。笔者认为,只要切合了市场真实的需求,有大量用户在使用产品,笔者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摸索和完善,共享单车是可以实现赢利的。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本文尝试对其带来的营销学启示做出分析。

2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一方面,笔者借助有关文献平台,搜寻了当前关于共享单车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则借助有关文献来佐证本文观点。在万方数据平台,和共享单车相关的论文有几十篇,多数论文都在讨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或它带来的道德等问题。如杨绚然在2016年《创业邦》中《共享单车模式的危机》一文讨论了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周琳在2016年《决策探索》《共享自行车遭遇的文明尴尬如何前行》中讨论了共享单车面临的道德方面的威胁及解决办法。还有一些文章讨论了共享单车的竞争问题,但真正讨论它带来的营销学启示的几乎没有。另外,本文所引用的文献多是在正规网站的有关报道。

3共享单车带来的营销学启示

31共享单车的创业案例说明,在许多行业普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市场中仍有大量的潜在需求有待发现和满足

共享单车企业的出现就是瞅准了城市交通出行隐藏的“痛点”,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过程中,短途的接驳方面仍存在无法满足的潜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从家到公交站点,从公交站点到目的地之间的短途交通工具是空缺。这时候走路太远,如能提供方便取用,方便停放,而不需要操心存车以及被盗等问题的自行车,显然就能解决人们的痛点。而且,在城市汽车堵车严重的情况下,骑单车出行既快捷、经济,又能健身、环保,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总之,在大城市以及大学校园,具有上述需求的人数量不少,这是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可赢利的市场。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竞争加剧,导致企业赢利越来越难,这些是当前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企业要避开“红海”,去寻找“蓝海”,通过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发现更多的市场空隙。其实,在一些更小的细分市场上,仍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比如,虽然我国的钢材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但过剩的都是中低端产品,高端机械装备例如轮船、汽车用的高品质钢材则依然需要进口。[1]例如生产圆珠笔芯所需的钢材以及加工技术我国也刚刚开始掌握。当前供健全人使用的手机竞争激烈,但市场上供残疾人使用的手机并不多,等等。

要发现这些潜在的需求,往往是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或来自身边人的经历。比如摩拜单车的创始人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缺乏共享自行车的不便,才产生商业创意的。另外,通过市场细分也是发现潜在市场需求的有效方法。企业通过将一个大的市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就可能发现未被满足的市场利基,即更小的市场空隙。

32共享单车企业不仅仅是发现了潜在需求,而且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商业模式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更好地满足了需求

此前有固定桩的共享单车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产品,政府的出发点自然不为赢利,而是为了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但由于其使用的是刷卡技术,需要有固定的锁车桩。而且,由于停放共享单车的地点有限,不能做到随时随地在靠近身边的地方取用和还回,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政府提供的共享单车没能火起来,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新型共享单车企业正是在政府共享单车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GPS和物联网技术,做到了用户可以在网上搜索附近车辆、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轻松实现开车、还车和支付。真正满足了随用随取、用完放在不影响行人的地方的便利性需求。相比较政府的共享单车,这无疑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另外,为了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这些公司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也绞尽脑汁,设计出既好骑,又好看的产品,仅仅摩拜公司一家在产品的研发上就有近六十项专利[2],也实现了产品的创新。总之,共享单车企业利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将机械工业时代的传统产品注入了新的生命,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正由温饱型上升为小康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消费则是从小康型向富裕型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以前粗放型的消费,更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品位。消费的升级对于企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谁能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产品的升级和创新,谁就能贴近新形势下的需求,实现赢利的目标。

例如我的家电行业,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家电产品结构也相应调整,智能电视占比继续扩大,超薄、曲面电视成为市场亮点,变频冰箱、滚筒洗衣机、智能空调保持快速增长,智能且清洁高效、大吸力成为吸油烟机标配。产品结构的升级为家电行业未来的增长提供了空间。

33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醒其他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贯彻社会营销的理念

所谓“社会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在进行生产和营销活动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和企业自己赢利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解决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4]只有通过维护而不是破坏社会公众的利益,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创造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环境。

共享单车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符合政府提倡的绿色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需要,因此是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正因为如此,政府对共享单车采取了扶持的做法。比如由公安部门协助公司对蓄意破坏单车的行为及乱放单车的行为进行治理。但对于乱放车辆影响城市秩序的现象,共享单车企业应该尽快进行管理,比如派员工走上街头管理,按照有关政府部门规定的区域来停放车辆,从而保持市容的整洁,使自身的商业模式得到完善。

34共享单车的行业目前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但正当竞争的同时,竞争对手也要具有合作的意识,避免恶性竞争,共同维护行业的成长

对于一个新兴的行业,市场中的竞争者跑马圈地,只争朝夕,这都是正常的竞争。比如共享单车的两大品牌摩拜和ofo之间,竞相融资,希望借助资本尽快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争取到更大的市场规模,享受规模效益,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竞争。然而,笔者注意到,共享单车在竞争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的苗头,比如借助媒体抹黑对方,攻击对方的产品缺陷等,甚至不排除存在恶意损害对方产品的行为。要知道,一个新行业的出现,需要行业中的所有企业共同维护,恶性竞争、互相诋毁,只能使消费者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使其他交通工具的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在现实中很多行业,比如瓶装水、凉茶行业中的某些企业,通过广告、公关等手段不断贬低竞争对手,结果导致竞争对手互相攻击,行业进入恶性竞争,使彼此的品牌形象都大打折扣。另外,为了竞争投入了巨额广告费用,使双方都付出较高的成本,增加了赢利的难度。

现代管理思想中的竞合理论认为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是二元的,既存在着竞争关系,也存在着合作关系。当一个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或者行业需要容纳具有不同特色产品的情况下,竞争对手可以在竞争中寻找合作,也可以通过合作更好地展开竞争。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因为那样的竞争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使双方都承受本可以避免的损失。相反,良性的竞争加上适当的合作,既可以给自身发展带来压力和动力,又可以将行业的市场蛋糕做大,使彼此得到的利益大于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

共享单车的行业不妨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合作,抵制恶性的竞争,靠正当的产品和服务开展良性竞争。只有在良性竞争中展开一定的合作,比如共同研究行业所面对的共同的技术难题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难题,使大家在合作的基础上更好地竞争,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壮大。

4结论

新型单车的出现不仅仅是政府“双创”政策的又一次成功实现,也从微观层面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很有借鉴意义的营销学启示,在产能过剩的市场格局下,企业只要进一步细分市场,挖掘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就能发现“蓝海”。同时企业应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和产品的创新,更好地满足需求。但在营销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社会营销以及竞合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凤凰网资讯手握50余项专利的摩拜单车带着中国创造走向世界[EB/OL]

[2]我的钢铁网从进出口数据看中国钢材产品内外市场品种结构[EB/OL].

[3]安卓资讯AWE2017开幕向全球展现中国家电业创新实力[EB/OL]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10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5.

[5]钱诗金竞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60-61.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