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哲理的故事
哲理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哲理的故事,欢迎参考阅读!
最美味最好喝的石头汤
有一个装扮奇特的人来到一个小村庄,他向迎面而来的几位妇女说:"我有一颗神奇的汤石,如果将它放入烧开的水中,会立刻变出一锅美味的汤来,如果不相信,我现在就煮给大家喝喝看。"
立刻就有人找了一个大锅,还有人提了一大桶水,并且架到了炉子上,燃起了大火。
这个陌生人很小心地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煮了好一会后,他尝了一口,很兴奋地说:"哇!太美味了,如果再加一点洋葱就更好了。"
有人立刻冲回家拿了一堆洋葱加进了汤里,陌生人又尝了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
又有一个妇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盘肉放进汤里。
"再有一些蔬菜就可以说是完美了。"陌生人又建议道。
在陌生人的指挥下,有人拿了盐,有人拿了酱油,还有人捧来其他的佐料。
当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里享用时,他们发现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最好喝的汤。
而那个汤石其实不过是陌生人在路边随手捡到的一颗普通石头而已。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煮出一锅如此美味的汤来。当你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众志成城,汤石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营销寓意: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完美的团队合作的范例。我们也应该建立起这样的一个营销团队--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大家同心协力。有这样的队伍,还愁什么目标不能被攻克?
向石头道歉
听说过有人向石头道歉的故事吗?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到动手打人。他扯破了农妇的衣服,农妇抓破了他的脸。后被赶来的其他和尚劝开,并把小沙弥送回了寺院。
老法师了解情况后,对小沙弥一句教训的话也没有,就张罗着在供品里找出些布料并亲自带着小沙弥去给那农妇赔礼道歉。
当然,面对专程来赔不是的师徒二人,农妇也变得通情达理了,她还在老法师面前说都怨她本人,她不该嘲笑和辱骂前来化缘的小沙弥的。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在半路的山坡上,老法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腿上也摔得出了血,小沙弥扶起法师后,狠狠地朝地上的石头踢了几脚,还想抱起来摔它。
老法师先是念声阿弥陀佛,然后对小沙弥说:"石头本来就在原地,它又没动,是我不小心踢到它的,一点也不怪它啊,这次磕绊是我自找的,理应向石头道歉的。"
小和尚愣怔了一阵,终于明白了师父的开导自责而歉疚地说:"对不起,师父,是我错了,今后一定注重个人修养,学会尊重他人,感化他人,不再犯错或少犯错。"
是啊,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由石头到人,由人到人,我们都需要宽容和谅解,如此一来,烦恼不再,快乐永恒。
争来争去都是蜗角之利
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您知道有一种名叫蜗牛的小动物吗?"
梁惠王回答:"知道。"
晋人又说:"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
惠王说:"呀!这都是您瞎编的吧!"
晋人说:"请允许我来为您证明。您的想象在无广阔的宇宙中有边界吗?"
惠王说:"没有。"
晋人说:"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驰聘,而一回到现实中,您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内。拿现实的有限与想象的无穷相比,岂不是若有若无,微不足道吗?"
惠王说:"你说的对。"
晋人说:"在我们所能够到达的领域里有一个魏国,魏国迁都大梁后才有梁国,有梁国才有梁王。梁王与蛮氏,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魏晋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绪低落,好像丢失了什么。
感悟: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很渺小的。我们在珍惜生命,珍惜我们这个世界。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