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探析论文

文章 2019-07-01 07:20:09 1个回答   ()人看过

幼儿教育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责任是巨大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探析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一生当中的教育启蒙阶段,幼儿教育为一个人打下的基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水平。所以,幼儿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来说,家长功利心越来越重,要求孩子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幼儿教育出现了明显的“小学化”倾向。本文将对出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以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

前言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鲍里斯点塞德兹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就像陶瓷器一样,在幼小的时候会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阶段就像是制造陶瓷器的粘土,教育的方式就是如何塑造粘土的方式。”这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很多家长出于攀比、虚荣的心理,为孩子布置了过于沉重的学习任务,导致幼儿教育出现了显著的“小学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需要我国社会、家长、学校和教师共同加以注意。

1幼儿教育小学化出现的原因

1.1教育过渡生硬:幼儿教育分为小班阶段和大班阶段。大班阶段是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不可避免地向小学阶段进行过渡。但是,这种教育过渡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逐渐引导。如果教师对教育过渡的处理过于生硬,缺乏灵活性与自然性,就会导致课程内容的转变过于突兀,突如其来的偏小学教育课程会让幼儿感觉无所适从。另外,幼儿园的带班方式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很多幼儿园都是教师专门负责同一个班,从小班阶段带到大班阶段,在一批大班学生毕业后重新带一批小班学生。教师在带过大班重新带小班的时候,角色一时难以转变过来,在小班教学的过程中也带有小学花的教育色彩。

1.2家长攀比心理: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让家长产生了危机心理和焦虑情绪。为了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立足,家长们越来越催促孩子们进行早期学习。很多家长在幼儿阶段不仅要教孩子识数、认字、背古诗,还给孩子报名英语班、书法班、奥数班等特长班,希望及早挖掘孩子的潜能。还有一些家长本来不想为孩子报过多的课外班,但是出于从众心理,或者是虚荣心理,也投入到了为孩子报课外班的行列当中去。这种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也是幼儿教育产生“小学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大程度改变了孩子的成长方式,抑制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乐趣。

1.3应试教育模式: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深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对考试成绩的重视已经深入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中。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习成绩过分受到重视,被当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幼儿教育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很多幼儿园都会采取给孩子们发小红花的方式作为鼓励,而成绩则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这就对幼儿的观念产生了影响,给他们造成了“成绩最重要,其他的不重要”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全面发展。幼儿阶段的教育,首先要鼓励发扬幼儿的天性,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幼儿教育过于“小学化”只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压力,对幼儿的成长造成抑制,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措施

2.1提升教师素质:为了解决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生硬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改变幼儿园的带班方式,从一名教师循环带班的方式转换成教师固定带小班或者大班的方式。但是,从幼儿心理的角度而言,孩子们会对熟悉的教师产生依赖感,如果更换教室,就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感觉,诞生惶恐情绪,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所以,解决教育过渡生硬的问题,只能从提高教师素质来入手。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小班教育与大班教育的不同,能令灵活地转换教育角色。各地幼儿园要多多加强合作,组织教师之间进行研讨和沟通,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2.2转化家长观念:家长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想要治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必须争取家长的配合,转变家长的观念。幼儿教育要加强宣传教育科学性,让家长认识到“为孩子考虑没有错,但是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很重要”,让家长了解到为孩子增加过重的学习负担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容易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只有家长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幸福、快乐的环境。家长们要克服攀比、虚荣的心理,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戒骄戒躁,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3通过立法保护:为了遏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趋势,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手段,颁布相关的法律条款,明文规定幼儿教育的职责界限,避免为孩子们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深入影响,国家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才能够防止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扩大。除了颁布相关法律条款,还要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严格监控各幼儿园的执行状况,避免科学幼儿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落实。同时,还要建立幼儿园与家长的长期合作机制,定期进行交流和沟通,就幼儿的教育情况交换意见,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优势互补。

3结论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过渡生硬、家长的攀比心理的影响,导致我国幼儿教育当中小学化现象严重,幼儿的学习任务繁重。这不符合幼儿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和健康正常是极为不利的。幼儿园必须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角色转换能力,转变家长的观念,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国家要颁布相关法律条文,对幼儿教育的教学范围进行规定,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09:69-76.

[2]甄洪芳.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2:19-20.

[3]张银爱.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探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6,01:59-61.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