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曾写下光辉的一页:在他当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李世民雄才大略,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战功赫赫。他亲眼见到隋炀帝的腐朽统治和农民起义的巨大力量,因此,他掌握政权以后,注意缓和阶级矛盾。他常说:“不能忘记隋炀帝亡国的教训。”又说:“一个好国君,必须先让百姓过好日子。如果损害他们来供奉自己,那就像割下大腿的肉去喂肚子。”他把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言记在心上,曾对太子李治说:“皇帝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让船浮在上面,也能让船翻到水里。”在他当政后,为了让农民安心生产,他切实推行了唐高宗李渊时期制订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控制了土地和劳动力,保证了政府的赋税来源,形成了“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的赋税制度。这些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们重返家园,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李世民在军事上,继续沿用了隋朝的府兵制,全国建立了六百三十四个军府。府兵称作“卫生”,由各军府从均田农民中挑选,这叫“点兵”。府兵平时务农,农闲训练,每年轮流到长安担负一个月卫戍任务,有战事就出去打仗。府兵可以免去本人的租庸调。
李世民发展了隋朝时开始出现的科举制度,增加了考试科目。他曾说过:“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他在用人方面,坚持“任人唯贤”和“取其所长”的原则。在争夺天下时,他就网罗了大批文才武将,即位后,又马上让宰相封德彝推举贤才。有一次,他发现武将常何的奏疏写得很有水平,了解到是常何的门客马周起草的后,李世民就把马周召来,安排他做了官。后来,马周做了宰相,成为李世民的助手。特别是对前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才能卓着的魏征、王珪,十分看重,尽管他们过去帮太子反对过李世民。对自己的亲属、朋友,对部下,李世民都能做到一视同仁,按才录用。
唐太宗李世民最突出的优点是善于纳谏。也就是听取批评意见。他曾问大臣魏征:“用什么办法才能头脑清醒而不昏庸?”魏征回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经常给太宗提意见,多次指出太宗的过错。有时把太宗惹火了,仍然神色镇定,坚持自己意见。魏征一共给太宗奏事二百多件,在唐初实现贞观盛世中起了重要作用。公元623年,魏征患重病期间,唐太宗每天派人去看望他。魏征病危时,太宗亲至病榻。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心地流泪说:“以铜为镜子,可以照见衣帽穿戴得是否端正;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这面使我明得失的镜子再也回不来了。”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采用和睦政策,对汉族人和非汉族人同样看待。许多少数民族的首领还在唐朝政府担任军政要职。他还让文成公主与吐蕃君主松赞干布联姻,加强了汉族和藏族人民的团结。
由于唐太宗知人善任、博采众议,实现了比较正确的政策,才使唐朝初年出现了繁荣强盛的局面。“贞观之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