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就是“ 性情化”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之间的, 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 由“ 心性” 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 自我欣赏的、 悠闲自得的; 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 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 更加深刻。例如, 只有中国人才有“ 梅兰竹菊” 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 梅之凌霜傲骨、 兰之清逸雅致、 竹之高风亮节、 菊之淡泊不拘,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 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 中国人讲究色、 香、 味、 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 品茗” , 而西方人却是“ 喝茶”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 品” , 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 喝” 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 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 是带着性情、 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 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 建筑、 亭园,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 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 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 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 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 性情化” 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 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 可以分别以西方、 印度、 中国为标志, 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 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 物性” 、 “ 神性” 和“ 人性” 。
西方文化将“ 物性” 表现得非常极致, 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 而物质文化的手段— — —科技, 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 物性” 的, 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 自由” 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 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 心性” 的自由。西方文化的“ 物性” 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 神性” 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 精神” 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 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 神性” 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 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 那就真的是“ 纯精神” 的了。印度文化的“ 神性” 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 人性” 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 人性化” , 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 人性” 是性情化的, 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 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 同时又高于生活; 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 纯精神的层面。
( 节选自《 人民文摘》 )
1. 下列关于“ 中国文化” 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性情化” , 这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B. 中国文化中的诗、 画、 琴分别是抒情的、 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 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 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 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 人性” , 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 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D. 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 人性” 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 中国人向来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
A. 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 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之间的, 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 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 香、 味、 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 谓之“ 品茗” ; 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 喝茶” 。
C. 世界文化可分别以西方、 印度、 中国为标志, 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 物性” 、 “ 神性” 和“ 人性” 的文化特性, 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 中国人的情感以及心理需求, 既和生活紧密相连, 同时又高于生活; 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 纯精神的层面。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中国人有“ 梅兰竹菊” 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 梅、 兰、 竹、 菊各自的风格特点,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 中国的陶瓷精美, 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 中国有精致的刺绣, 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 性情由“ 心性” 而生, 且是独立的、 自我欣赏的、 悠闲自得的, 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 更加深刻。
D. 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 神性” , 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试题答案:
1.【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说“向来追求”不合文意,原文是说“似乎也最追求”。
【思路点拨】概念解释题,传统的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对于文本中的概念,我们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做题的基本方法是要回归原文。首先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2.【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分不清彼此”错,原文是说“并不严格区分两者”。“分不清彼此”并不等同“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3.【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强拉因果。原文是“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