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本课是小数数学的空间与几何的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有较强的实用性。全课主要借助自主个性学习平台,开展自主探索、交流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主要的流程是:
1.先以风筝制作活动的作品(由学过的基本图形组合而成)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布置自主复习基本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的面积计算的推理,渗透转换思想。并由学生来向其他同学来介绍各自的转换方法。
3.新授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用自学方式进行。
4.交流自学结果,总结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思想:合理割补、分块求积及加减组合。
5.队旗的组合图形实例的教学,让学生实践分块、加减及割补的方法。
6.练习新知,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进行练习。
7.交流练习、集体订正。
8.课堂小结,并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使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都向课堂以外作出延伸。
优点:
1.以风筝这一生活中组合图形实例导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更能在展示的时候,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组合图形与基本图形之间的一点联系。
2.用自主复习(练习旧知)的方式,边操作边计算,使学生既完成了旧知的巩固练习,为接下来作好计算上的必要准备,更用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推理中的转换思想作引导与渗透,更为进行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作好思想与方法上的准备。
3.在自主旧知复习的终了,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汇总,并能根据总体情况及照顾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作出合理的教学调整,因材施教。
4.教师在学生自学新知时,能布置清楚学习的目标、步骤,更有清楚的方法指导、资源的提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使学生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有内容、有素材。
5.通过学生自学,动手试做练习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体验。汇报自学成果,由学生总结出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汇报中得到成功的感受,以刺激学生乐于学。
6.队旗的实践中,由学生提出分块解决问题,将数学的学习运用于生活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运用意识,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但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也是有限的。
7.练习新知时,自主进行,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内容、层次的学习。
8.在小结时,再次点明自主学习平台的优势,鼓励学生在课后校外等再学习,拓展延伸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不足与改进设想:
1.在以风筝导入时,语言并不够生动,在情感方面未能真正起到鼓动,兴趣未必能得以很多程度的激发。建议:如果能在教师出示1、2个风筝图形后,再由学生来介绍个把自己见过或想到的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风筝形状,那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让材料更贴近学生,更能激发兴趣。
2.同样在导入时,出示风筝图,但只是简单地看,而未作合理地利用与分析。建议:如教师能在此作出适当地引导,问“你发现各风筝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让学生更鲜明地知道组合图形与基本图形的关系。
3.练习新知时,虽然教师采用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行练习,但是这所有的内容都是开放的,学生对自己的自评能力通常会过高或者过低,如何让学生真正在这种形式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建议:如果能在这一环节,教师能对学生的练习内容的选择上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让学生在一定自由的范围内进行自主选择的练习,这样更能适合每位学生的发展。
4.在小结后,出现了一个七巧板的拼图游戏,教师可能是想调动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而设计的,但学生并未体验,实际上是形同虚设。建议:但如果将此内容换成其他内容,或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再去探索组合图形的实例并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相关的网络平台上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会更有效果,更能培养运用意识,体验数学的有用性。
5.建议:(接上面4)将七巧板的游戏放在一开始的导入阶段,让学生在玩中进入学习状态,更自然,可能要比风筝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6.组合图形这一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几何板块,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应尽可能借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运用意识。而本课中教学的例题、练习等都相对离学生较远,应考虑再寻找更近的素材。
7.过分依累于信息技术这一平台,将所有的学生的练习书写等都在电脑上进行,虽能方便教师汇总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但也有以下一些不足:
(1)可能会受到学生实际电脑的操作水平的限制,可能会给此类同学造成学习上的不利;
(2)也因此教师没能在板书中出示解题的范例,学生没有明确的规范,并不能帮助真正需要这些帮助的同学;
(3)在电脑上答题,书写过程中出现“*”“/”等符号来表示“×”与“÷”,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实际要求,是否规范有待商讨。
建议:必要的板书或范例仍需要出现,我们只要运用网络与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不能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难点,未必要将整个教学过程都完全挂在电脑与网络上进行。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