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管理下的医学生特质探究论文

文章 2019-07-01 03:44:45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同样都是经历高考的磨砺才进入大学校门的青年,但外人常说他们一眼就能辨别出你是医学生还是普通高校大学生。那么医学生究竟哪里与别人不一样?又是哪里让这个特殊的群体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呢?我就以临床医学生为例,谈谈医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区别。 以下是小编整理医学教育管理下的医学生特质探究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在校学年制的不同

一方面,一般的本科院校都是四年制,学生们在校三年或者三年半,然后就出去实习。医学生是五年制,前三年在学校学习纯理论知识。第四年边见习边学习理论知识,是医院学校两边跑,直到大五完全出去实习。多学的那一年就让医学生比同年入学的其他大学生年长一岁毕业。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医学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普通的五年培训根本不足以让病人完全放心的把生命托付出去,所以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我们就该多辛苦点多花点时间,那是对生命负责,是为病人负责,所以我们该欣然接受。本科生找工作的难于上青天,面对这种形势,大多数的医学生会选择继续读研。本科五年加研究生三年,明显比普通大学多花很多时间,甚至还有学生为了就业需求,一口气读完博士。而现在全国又都实行:毕业后还有两年或三年的规培政策。这就让医学生更有书呆子之感,与普通大学生差距更为明显。

2.课程的区别

从课程的性质而言,一般学生自从高中文理分科后,文科生读大学时会选择偏文的专业,理科生就选择理科性较强的学校。他们从高中到大学有着相似的课程,所以他们学习时也相对比较轻松。医学院除了个别专业是文理兼收外,现在都只招收理科生。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明白,学医的首选方法就是背,只有在熟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对于一位不太擅长背书的理科生而言,那厚厚的内外科书籍整本整本的背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求医学生既要有文科生的背功,也要有理科的思维能力。

从课程数量而言,普通大学生平均每天三四节课,而医学生平均每天六七节课。哪怕是在周六周日上课,你也不要觉得奇怪,不要觉得变态,对于医学生而言,星期天不上课会让他们开心一学期的,但作为临床医学生而言,这样开心的日子少之又少。再看看我们平时的课表都是排的满满的,及时是晚上教室里仍刻苦学习的医学生们。

3.行为的差异

很多同学认为大学就是社会的缩影,在大学时学的最多的就是如何从学生成功的转变为成人,走向社会。在大学期间,他们的思想逐渐开放,不再是那个只知读圣贤书的高中生了,他们会有更多的课外活动,更丰富的交际经验,为更好的走上社会做各种准备。在这个时期,男孩们懂得了如何更加绅士,女孩们明白了如何让自己更加成熟,妩媚。但对于医学生而言,大学就是高中的延续。在这里,有漫天的课程,有明确的考研目标,有自己追逐上进的伙伴,当他们的高中同学在大学中忙着搞社交,学化妆,尽情的享受自己大学自由而又热闹的大学生活时,或许医学生还在埋头苦读,背着那些自己熟悉又陌生的人体知识了。

当一年后,高中同学再次欢聚时,你一眼便可看出医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别:别的学校的女生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男生们绅士有礼,而医学生还是高中生的打扮,保守而单纯;当别人说菠菜烧牛肉好吃时,医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菠菜含铁丰富,宜多吃;当男生宿舍在互用剃须刀时,医学生明确知道这样做会互相传播疾病,所以在医学院你很少看见舍友之间互用私人用品。

4.胆量的变化

让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去解剖尸体,谁敢?看到可爱的兔子你是否下得了手,看到令人害怕的蟾蜍你还会去捉它并且用它做实验吗?或许一般人都会觉得好恐怖呀。其实医学生也跟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看到尸体他们也会吓得不敢走夜路,看到可爱的兔子也舍不得下手,但没办法,因为你是医学生,以后的医生,所以就必须克服。于是就有了,刚开始解剖完恶心的吃不下饭,觉得自己身上哪儿都是的味道,到最后能边嚼口香糖边解剖尸体了。可爱的兔子,纵使你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你还是是要下手动刀,做实验,插管、打针,当然这中间适应的过程或许只有医学生自己明白。我自己就经历过一次解剖课上怎么也找不到膀胱,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结果一激动,忘记戴手套就直接摸尸体的膀胱了,等摸完,看到自己满手的尸油,才反应过来刚刚发生了什么,然后就是拼命的洗手。我想这样的经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

5.心理的改变

从古就一直讲究求医的心理,所以一直以来医生都是地位很高。很多医学生在报考之前也都存在着这样的心理。进入大学之后,老师会反复强调: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很多时候你们是不如普通大学生的。现在的医患关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务人员为一方群体与以患者及其家属等为一方群体之间的医疗人际关系。也正因为医患关系间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机能上以及病人求医时的弱势心理,在医患关系上存在着不对称的特点,使得医学生更应及时改变原有的心理,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大学生,是医学生,就会高人一等。其实正好相反,在大学时就要形成遵守萨斯—荷伦德模式的“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为以后良好的医患关系打好基础。这要求大学生能及时的改变原有的高傲心理,放低自己的姿态,以后能更好的接近病人。

医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有着那么多的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这就要教育界、社会群体,家长及老师有着更多的关注与关怀,让医学生能快速的认识到自己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适应未来的工作,谋求自己的出路。

6.能力的差距

现在的医学生,未来的医生。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不但是对医生的要求,更是对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要求。但医生是给人看病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不是一层不变的机器,所以要求医生还要学会与人沟通的能力。不但要学会很好的与病人沟通,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病人家属沟通。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此外,科研的成果也是对医生能力的极大挑战。甚至可以说科研的能力,决定你的前途命运。除此之外,你觉得医学生还有要掌握的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还要了解社会及医疗保健系统内的相关规定与规程,懂得怎样才能最大化的为病人减小负担。此外还有临床照顾病患的能力等等。很显然,只学会一门技艺,已不能满足现代国家、医院、病人的需要了。

7.付出与收获的不平等

现在的高考毕业生,填报志愿时,面对高昂的学费,长时间的学制,社会对医生的歧视等等,好多学生放弃第一志愿填报临床医学而选择经济管理等赚钱的专业。他们觉得学习成本与就业收入是不成比列的。而现在的医学生也心怀担忧、失望,或者想着毕业后放弃当临床医生,从事医药专业或者基础研究。有些同学即使愿意留下来继续从事临床,也是想去风险相对小的科室,如眼科、内分泌,而儿科、急诊这些“高危”科室,只有少数同学愿意。

我在医院见习时,亲眼见到棺材抬到医院门口,数十口人围着医院,声称要等某某医生。看到这一幕,我与我身边的同学都吓呆了。先不论这件医疗中,它是否真的是医疗事故,这医生是否真的负全责,但就家属的行为,让别的医生或者我们这些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还有安全感吗?当我们面对见习、实习与考验的几重压力时,不知别的学校的同学正在干嘛?

从经济的付出与回报考虑:现在的医学院校的学费一直居高不下,五年,八年的学费也是一笔很可观的钱。在医院实习的那一年,或许没有任何一门专业是像我们这样,不但没有工资,还要交住宿费给医院吧。即使在医院规培,领的也是最基本的工资。但毕业后,医生的工资最多跟教师差不多吧。很多人都觉得医生工资很高,其实那只是个别的主任而已,试问哪行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主任,工资会比医生的低呢?

无论外界对医生或者医学生有着怎样的评价,无论以后的社会环境将会怎样,但作为一名在校临床医学生,我知道,我跟高中同学是不同的:他们手里的是机器或者人文,而我手里的是生命。别人技艺不精,最多重新再做,我的能力不足,就是自己良心的终身不安,无论家属是否责怪于你。时刻牢记,我们是跟普通高校大学生是有区别的,我们的技艺与责任大于天。

最后奉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