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故事:艰难的返乡路
春节快到了,春运的大军即将浩浩荡荡返归家乡过节,旅途中各种艰难心酸,但是仍然阻挡不了他们回家的脚步。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运期间那些艰难的返乡故事!
故事一:
1月18日16时50分左右,网友“范天恒是大忽悠”提着大包小包到襄阳火车站乘车,到了站台却发现手包不翼而飞。CUCCI手包和里面的钱物总价值1万多元,这可急坏了他,连忙找到正在执勤的火车站派出所民警求助。
了解情况后,民警根据该网友进站乘车路线迅速展开询问、查找,并通知派出所指挥室调取站区视频监控。 由于客流高峰旅客众多,民警反复询问查找和观看视频监控,均未获得有价值线索。网友“范天恒是大忽悠”则认为手包掉到地上后,很可能被其他旅客踢踏至它处或捡走,便放弃查找,换乘其他列车离开了襄阳。
民警并未因网友离开放弃查找,而是继续对事发前后40秒钟的视频监控进行不断回放观看。经过4小时的细致回看,终于在一份视频录像的边角处发现疑点。只见该网友夹在右侧腋下的手包被其他旅客撞掉后,身后的一名男子有短暂的弯腰动作。民警继续视频追踪,发现该男子通过安检仪的塑料桶内有一个黑色手包与网友“范天恒是大忽悠”丢失的手包吻合,而该男子已乘坐K935次列车离开。
民警立刻联系K935次列车乘警,通报了相关情况。乘警在列车车厢内找到捡拾手包男子毛某,通过法制宣传,毛某认识到自己错误并将手包归还。经确认,手包内财物完好无缺。
接到民警告知找到手包的消息,网友“范天恒是大忽悠”十分激动,再三对民警表示感谢。
21日15许,网友“范天恒是大忽悠”赶到襄阳车站派出所领回手包,并送来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失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
故事二:
元月24日,春运首日,百鸟归巢。受超级寒潮影响,我市出现了雨夹雪天气,部分地方出现冰冻现象。但是雨雪并不能阻挡农民工回家的路,在春运服务站热心服务下,广大农民工得以平安返乡。
当天,在夹着雪花的细雨中,我市春运服务站正式启动。市领导罗华平、谢梅、梁兵、沈红梅参加启动仪式,并指导做好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我市团市委、工会、交管大队、教育局等部门组织党员义工、志愿者、部分企业员工来到位于筋竹镇的春运服务站开展“温暖回家路 文明返乡行“公益活动,为顶着低温冒雨返乡的农民工送上热姜汤、热粥、面包等御寒物品,让他们能够坐下歇歇脚、暖暖手再赶路。
返乡人员 罗先生:回到我们这边感觉很热情,有回家的感觉。真的,有回家的感觉。
返乡人员 黄大姐:想着回家肯定是开心啦。一年出去了都没回去过。(孩子)天天都会问,什么时候回来啦?
返乡人员 林先生:我是从佛山那边过来的。(记者:多少点出发的?)
返乡人员 林先生:我昨天晚上在罗定过夜,今天早上大概八点过来的。今天下雨夹着冰,我们赶着回家就是为了早一点跟亲人见面,早点回去。因为在外面一年了,想早点回去跟老人、跟家里的人早点汇合。
返乡人员 陆先生:以往都是没有这种天气的,今年天气有点变化大。一路来一路下雨,有的地方都是雨夹雪。
临近中午,雨夹雪是越下越大。虽然天气寒冷,但能够为顶着风雪回家的人们带来温暖,参与春运服务的志愿者们都毫无怨言。
恒业现代城 李伟波:恒业地产为这次(春运)摩托车返乡活动准备了十万元加油券,岑溪老乡都可以到这里展点领取加油券。希望开摩托车回家的老乡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过个快乐开心的大年。
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过境返乡农民工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我市今年继续开展党员义工春运服务返乡农民工活动。
返乡人员 陈先生:我们骑车从广东来到这里,有这个服务站能拿到这杯水,还有面包这些东西,喝了这杯热水我们身体都暖呼呼,觉得这个服务对我们返乡农民工真是太好了。
据了解,此次活动从元月24日持续到2月6日,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医疗服务、取暖保暖以及路况咨询等服务,让春运回家路成为温暖之路。
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林源波: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在这里为他们提供服务,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高高兴兴地回家,欢欢喜喜过大年。
故事三:
刘丹丹背着一岁的女儿回四川达州老家过年
25岁的她,对是否回老家过年并不在意
上午10点半,火车站南广场西侧的候车大厅内已经很热闹了。25岁的刘丹丹背着2岁的小女儿,还要分神照应着脚边的行李和到处乱跑的大女儿,有些手忙脚乱。刘丹丹的婆婆正忙着给孙女、儿媳妇冲泡面,扒拉几口面之后,4个人要踏上去往成都的火车。
她们的老家在四川达州,这一趟车要坐30多个小时,让刘丹丹担心的是,今年没有抢到卧铺票,只买到了硬座票,“不知道这么长的旅途,婆婆和两个孩子能不能受得了。”丹丹说,去年她在老家坐完月子从成都赶到常州与老公团聚时,也是硬座,“那一路坐得太辛苦了,我抱着40多天的小女儿一路哭着来常州的。”当时,丹丹赌咒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坐火车了。
刘丹丹当初的话,也不完全是赌气的成分。老公在宜兴做建筑工人,公公婆婆也都在常武地区打工,这两年连刘丹丹的父母也随女儿来了常州,除了小姑子还在达州老家,全家的工作、生活重心几乎都已经搬到了常州。“只要家人聚在一起,其实在哪过年都一样,也不用特意回老家。”
可今年春节,一家人还是回老家过年了,“我老公在老家那边买了辆车,前几天和公公一起回去提车了,婆婆也想念女儿,还是决定回老家。”
故事四:
一位旅客在查看车站时刻表,随时关注列车时刻变化
53岁的他,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和家人团聚
53岁的严黑娃一大早就和老乡从丹阳赶过来候车了,到达火车站南广场候车室时,正好赶上饭点。老严去小卖部转了一圈,嫌那里的方便面贵了些,从一旁的行李袋中拿出了早上剩下的白馒头,就着白开水简单吃了点,“要站十七八个小时才能到家的,先垫吧垫吧肚子。”严黑娃有些不好意思地朝记者笑笑。
老严的家在陕西,“离华山不远。”以往是在家乡做建筑工人,年纪逐渐大了,活也越来越难找,“很多工地,过了50岁的就不要了。”这几年,严黑娃只能出来碰碰运气,工作的城市离老家也越来越远。去年起,他在丹阳和常武地区的工地上做小工,“按你们苏南地区的市价,小工一天能挣160元。”不过,不是每天都能有活干。“去年最长的一次,连着13天都没有接到活。”严黑娃说,像他这个年纪的建筑小工,刨去一年在外的食宿开销,一年到头能拿回家的也就两三万块钱。
问及老严准备啥时候不干时,他无奈地笑道,“我们这样的农民工是没有退休的时候的。”严黑娃的两个儿子还没能娶上媳妇,“过了年,老大都已经29岁了。”这个年纪在老严的家乡,还没成家的已经不多了,严黑娃很着急。所以,老严想着再多干几年,为他们多攒些老婆本,“你不知道,如今在农村娶个媳妇也要十五六万的。”这几年,连严黑娃的老伴都外出打工了,“一家4口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平时几乎都不回家。”严黑娃说,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全家能凑在一起过几天热闹日子。
问他,过完年还回常州打工吗?严黑娃斩钉截铁地说,来!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