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论文

文章 2019-07-01 01:32:00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個社会职业,要想拥有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尊重,必须走专业化道路,教师亦然。实践证明,办好教育必须有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办好学校,也必须有一支素质好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着我国的教育大计。

1.树立适应新课程改革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应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基本出发点上。"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每一个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带着对人性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关爱,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进自己的生命历程。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建设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努力做到这样几个转变: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第二,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第三,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2.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促进专业技能提升

教师的专业知识除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主体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要求不断变化,这必然要求教师应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汲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以提升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越精深,讲课时越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传播知识,越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善于学习。马卡连柯曾说:"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什么需要天才的艺术,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包括:开发课程资源意识的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改变教学方法的能力,具有极高的语言素养,善于反思、总结,并能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所以,教师从教之日,也是重新学习之时。

3.增强教师角色转换力度

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学校教育传统封闭的格局,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已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明天》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鼓励思考,除了他们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3]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执行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将自己融入到当代的教育教学中。作为中小学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其次为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增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中小学教师还必须成为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与引路人、学生知心的朋友,进而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使教师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楷模。

4.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快专业化进程

新课程标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学校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学习型组织。要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必须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应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基础。校本课程要求教师自觉深入地思考教学,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强彼此间的协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正确认识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和途径,对于推动教师自我成长和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