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导语:心理学在各个领域都是应用十分广泛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心理学类的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从当今的我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趋向来分析,为高等院校的学生建立内心的精神层面的教育方式是社会对如今高等院校主流的要求,一定要实现对以往心理专业教育方式中,对于一些情况矫枉过正的行为的抛弃,从把高等院校学生正面素质的建立这一方面当成学校工作中的重点了,来建立改良教育的工作过程,努力帮助高校学生深入开发本身的潜力。这篇文章利用正面的心理学专业的知识来分析这种新颖的教育模式和以往的心理专业的教育模式两者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势,产生的影响等,同时对建立改良心理专业培训系统提出一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价值;对比;构建;人格
一、音乐
我国教育机构所公布的《有关加强一般大学中学生精神心理层面健全教育任务的建议》一文中重点指出“强化高校在校学生的精神思想健全教育任务是如今在这个时代中一定要整体落实的党提出的教育方案,同时也是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的关键措施,是完成加速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进步的关键通道,尤其是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关键构成成分。”能够看出来,发展新型的心理专业方面的教育方式对于高校在校学生的精神层面的健全依旧是重点教育任务,是非常关键的。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析
第一,拥有正面向上的心理专业的内容。积极心理专业指出,一个个体内心的心理素养并不会给这个恶人自身带来任何额外的能力或技能,然而当内心产生问题的时候,也会促使着人们去改掉自身的缺点,深挖所拥有的无穷的潜力,今儿完成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来完成对更加完美的自己的要求。我们能够这样说,具有正能量的积极心里专业可以激活人们内心拥有的无限的潜力,促使人们不断进步来获得更上一层楼的生活质量。根据相关信息能够看出,在人的大脑中,仅仅有百分之五的脑细胞得到了开发,依然有绝大部分的脑细胞还没有得到有效使用,这证明人们进步发展的未来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从正面心理专业的眼光来观察人的话,人们在社会中以个体存在时,一个一个的都拥有自身独有的美好的素质,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钻研含有正能量的心理专业,把相关知识和所学习到的运用到对自己品德素养的培养上,使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自己。第二,积极心理专业的内容。积极心理专业包含的内容可谓是森罗万象,同时需要从许多不同的层面来分析看待这个专业牵扯的到的情况。首先是正面向上的品质,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道教的书中都把智慧,仁德,勇气,公平,自省,出众几种道德品质糅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同时指出这些品德都是人们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表现,类似于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诚信,包容,有趣诙谐等这些品德则属于上述集中品德中衍生发展出来的,这些衍生的属性同样也为人们的发展发挥了正面的作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构建
第一,为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开始是教育任务中内核部分的明确,当代的社会空间为高等学校学生带来的是没有条条框框舒服的,能够顺其自然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生带给了自主化的选择方案,能够自定义自身的发展,但是这种多样性和自主性也导致了高校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可控,假如高校学生的水平和愿望都很明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遭遇挫折,这说明他在最初也许是一个情绪悲观的学生,因此证明内心情绪是正面向上还是消极停滞的,对一个学生前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然后就是明确教育培训的个体是谁,针对高校学生建立的心理专业的培训目标理所当然是在校的学生,这就和以往的心理培训方式不同,以往只是选取极个别学生进行培训,这就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情绪。第二,从教育内容塑造和强化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情绪。上边曾经指出,正面的心理专业糅合了几种主要的道德品质,也衍生出来了二十余种道德品质的具体细化,因此高等学校心理健全的培训需要适当培养这些品质,并且擅长去观察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些品质,用正面的角度来观察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身上产生的心理状况,利用激励的方法来和内心产生问题的学生交流,让他们慢慢放下心中的隔阂,敞开心扉向老师请教,为这些学生设定好以后的发展道路,保证他们内心的健全。然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具有相当水平的教育意义,由于不少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所具备的品德是难以察觉到的,这并非他们没有过人之处,没有本身的特点,只是因为他们并不会去可以展示这些品德,如此也许会导致高等学校的学生习惯了长久以来的隐忍,最终导致自身的特点和内心的思想慢慢流失。第三,构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再者就是自助式心理暗示,这种暗示来自于大学生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他通过外部环境来改善被训练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强化他们的积极情绪,对大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极大提升。利用网站论坛、舞台演出、文字报刊等等传播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信息,这些心理健康信息的传播都能激发对大学生的心理暗示,起到一定的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影响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院校应当为这件事负责,主动挑起完成重要社会任务的担子,为在校学生健全内心品质方面带来更大的发展,一定要重视这个任务,选择建立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培训手段来开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内心的潜力,表扬他们内心的长处,激励他们进步,可以彻底实现积极心理专业对于当代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为他们健全的内心发展铺平前进的道路。
篇二、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克里希那穆提立足于人的心灵世界的改造和完善, 强调 教育 者是新社会的奠基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必须具备了解自我、真正爱学生、避免成为权威、以教育为天职、心灵完整自由等素养。他独特的见解以新的视角拓展了教师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并对教师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心灵世界
Abstract: BEing based on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people's mental world, J.Krishnamurti emphasizes that teachers are the founders of a new society ,they must be taught first and own the quality ofreal teachers, such as knowing themselves, loving students, avoiding becoming authority, keeping mind integrity and free , taking education as innate mission and so on. Standing in a new angle, J.Krishnamurti's special expatiation can deepe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eacher and guide the practice of teacher.
Key words:J.Krishnamurti;view of teacher;spirit world
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著名的思想家,被誉为“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他认为人类世界摆脱种种危机的真正改变必须从内在开始。以此思想为基础,他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教师观。本文试对他的认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点评,以期有助于我国教师理论与实践的 发展 。
一、教育者的使命
克氏认识到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灵受到偏见、虚假的价值观、嫉妒、权力欲等种种限制,这些限制使人内心滋生冲突、仇恨并向外表现为世界上的冲突、暴力等危机。人类要想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消除这些危机,唯有借着智慧与爱,改变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使其从狭隘与偏见中解脱。教育必须致力于造就富有爱心的人,教育者担当着为新社会奠基的使命。他指出,“建立一个和平、开明的社会,其责任主要基于教育者身上”[1](P110)。教师可以超越既有的文化或制度的制约,影响和改变人心,从根本上为改变社会奠定基础。
二、教育者的再教育
克氏还洞察到,现实中教育者往往“已经在某种教育思想体系和某种行动模式中僵化了……将自己纳入某种意识形态、某种宗教,或某种特殊的行为标准中”[1](P116),又常常被自身的问题困扰,内心混乱,而且急功近利,不能着眼于孩子心灵的成长并把它与社会的进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一切必然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并导致混乱和冲突的延续。因此,他认为,“关切我们自己的再教育,远比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和安全焦忧来得更迫切”[1](P116);而且,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使自身开明、独立、自由、智慧和富有爱心,只有自己的“情感和心智都经过洗涤,才能教育他人”[1](P143)。
三、教育者的素养
他认为教育者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充分了解自我
在他看来,“自我认识是自由的开端,唯有当我们认识自己,才能带来秩序与和平”[1](P59)。教育者必须“随时警觉,密切注意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自己所受的限制方式,自己的种种活动和反应”[1](P120),这样才能产生智慧,使自己和别人及其他事物的关系有根本的转变,才会走出种种误区,真正对学生有所帮助。否则,如同盲人领瞎马,“教育便成了延续混乱和斗争的方式了”[1](P115)。
当教师决定从事教育时,首先务必清楚何谓教育?为何要教育孩子和自己?该怎样教育?他要探究生活的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并设法帮助孩子去发现有关这些问题的真理,而不要将自己的习性和思维习惯加诸孩子身上。其次,他要洞察自己的思维和感情。如果对丑陋的思维和情感不加了解、抑制或摒弃,只能 “导致我们的思维和情感是机械化的,一成不变的”,无法“真正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1](P122)。再次,要明了自己所受的限制。他认为,“我们的心总是受某种文化或社会的制约,受各种感受、种种关系的紧张与压力、 经济 、教育、气候等因素、宗教的强制性等等的影响”[2],处于多种限制之中。孩子亦如此。“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环境背景传递给孩子,就会使他和我们的限制永远延续下去”[1](P27)。教师要了解自己种种公式化的行为模式,探究一切将自身封闭于其中的原因,并由此解脱以使自身及孩子发生根本的改变。另外,他还要直面自己的困难。教师和学生一样有困难,“一些日积月累的恐惧、悲哀、挫折,我们均未曾从其中解脱。为了帮助孩子有智慧,我们必须破除自身中使我们麻木、迟钝、轻率的种种障碍”[1](P121)。教师面对自己的困难,并且借着说出自己的心理反应,公开地和学生讨论,会使学生了解各种困难,并学会如何对待它们。
2、真正爱学生
克氏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实中教师与父母给予学生的并非真正的爱,而是以爱的名义把理论、自己的理想或者某种功利目的强加于学生。真正爱学生必须与学生“心心相对”,着眼于学生的真实成长。
首先,要了解真实的儿童。他说,“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真实的儿童而不将我们认为的他‘应该如何’加诸他的身上。将他围困于‘理论’框架里,是鼓励他的顺从附和。如此会滋生恐惧,在儿童的心中产生‘他的真面目’和‘他应该具有的面目’之间的不断冲突”[1](P25)。爱学生就要花时间真诚地观察、研究和面对“当下的”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觉察每个学生独特的成长特点与实际需求。其次,用心灵之眼而不是理论对待儿童。仅依赖理论会排斥爱,影响教师了解孩子及孩子自我了解,使教师态度、行为机械化或在无法以理论解决的问题之前退缩。学生是“易受影响、变幻不定、敏感的、恐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要处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具有深入的了解力,以及忍耐与爱的力量”[1](P26-27)。再次,不用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塑造学生。“唯有当一个人不爱孩子的时候,才会把某种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成为这样的或是那样的一种人,借孩子而实现个人的野心”[1](P26)。“只要我们期望于孩子的是权势、有更高更好的社会地位、步上成功之梯,我们心中便没有爱,因为对成功的崇拜,助长了冲突与不幸。爱孩子,是和他们有内心的沟通,使他们受到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敏感、有智慧、完整的人”[1](P119)。
3、避免成为权威
克氏认为目前世界混乱的原因之一,是“对权威、领导人的依赖。……在任何文化里,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权威都是败坏堕落的原因。我们跟随他人,这其中必无了解,只有恐惧和附和顺从,其结果必然导致集权国家的残暴,或有组织的教条主义”[1](P79)。正确的 教育 必须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防止人陷入任何片面的或偏激的意识形态、宗教、权威的束缚中,教育者自身首先要对于任何形式的控制都加以了解而舍弃,尤其“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成为学生的权威”[1](P125) 。
因为教师的权威会妨碍学生的 发展 ,“一个有意或无意地鼓励学生依赖的教师,对学生永远不会有多大的助益”[1](P126)。他指出,现实中“大部分的教师并不把学生看成一个平等的伙伴——他们高高在上,训示着学生。这种师生关系只会增加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恐惧”[1](P127)。这种高傲的权威式的态度,这种由知识、成就、野心所产生的自我保护性的孤立状态,绝对无法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无法在教育者和他的学生中建立一种相互间的教育关系,而只能滋生嫉妒和对立。教师“必须随时注意不使他的学生将他塑造成一个榜样、一种理想或一项权威”[1](P126)。
4、追求心灵完整自由
在克氏看来,教育的功用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完整的生活并发展成为完整的人。“因为惟有在这样的人之中,才有持久的和平”[1](P10)。“要做到这件事,显然教育者本身必须是个完整的人”[1](P48)。教育者只有把生活当作一个整体来了解它的意义,以完整的心灵融入日常的行动中,这时才会出现智慧,才会有内心的改造,才能帮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同时,教育者应是心灵自由的人。他“不会被自己或旁人的野心所阻碍或左右”[1](P129)。“他并不是一个建立庞大教育机构的人,也不是政客的工具,他不被某种理想、某种信仰或某个国家所束缚。他为自己毫无所求。他没有野心,不追求任何形式的权利,他不利用教育作为获取地位、权威的手段。因此他能免于社会的压制以及政府的操纵”[1](P112),免于心中由于渴望成就所引起的恐惧,能内心充实、精神超脱地突破外在和内在的束缚,以开放、健康的心态引导学生成长。
5、以教育为天职
克氏强调,教师应以教育为天职。他认为,“一旦教育成了我们的一项职业、一种谋生手段,而非一项献身的天职,世界与我们之间必然会有鸿沟存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便和我们的工作分离,无法融合。一旦教育成了一种和其他工作相似的职业,人与人之间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冲突和仇恨将不可避免”。“对于真正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他的生活方式”[1](P128)。真正的教师献身于教育“是自动自发的,而不是任何劝服和希冀个人利益的结果”[1](P129),是因为他觉察到惟有经由正确的教育,人类才能有和平与快乐。
四、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的现实意义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立足于通过教育改造人类心灵,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其独特的视角与鞭辟入里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理论价值
首先,从新的视角拓展深化了教师理论研究。他对于教师问题的分析都着眼于人类未来,紧紧围绕着教师心灵世界及其与学生心灵世界的交互影响与完善而展开,这一崭新的角度拓宽了教师理论研究。如:他把教师的社会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高度,突破了“教师是知识传递者或者连接人类文化的桥梁”的传统看法,深化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他把教师内在的心灵完善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育以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知识和能力为主的局限,拓展了教师教育理论。尤其是他对教师素养的认识具有相当的深度。如,把教师充分了解自我作为教师素养的首要问题,突破了传统的教师素养结构的框架,把教师对自身深层的心灵因素的全方位洞察作为教师的必备素养。他明确真正的教育爱必须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谨防对理论的依赖及自身的主观意愿束缚学生,这弥补了已有的对教育爱探索的不足。他强调教师要避免成为权威、要追求心灵完整自由,填补了已有的教师素养研究存在的空白。他对教师要以教育为天职的认识,深刻揭示了真正的教师是发自内心地为了人类的发展与孩子的心灵需求而献身于教育的,教师的生命价值在教育中实现,这就从理论上回答了教师奉献与幸福的统一关系。
其次,质疑了某些不言自明的教师观。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完美的”,而克氏的思考告诉我们,教师首先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情感,有自己的困惑以及时代和文化背景带来的局限,教师只有坦然地直面和洞察这一切,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权威”,他则指出教师权威会妨碍学生的成长与社会进步,倡导以诚挚、开放的态度建立平等互促的师生关系,倡导学生因循个性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身份是先在的”,而他认为教师只有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努力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含有“教师是去成为教师”的意味。这些见解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理论探讨价值。
2、实践意义
首先,能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如,他对于教师的社会作用及教师应以教育为天职的探索,有助于教师深刻思考自身工作的意义,反思自己的职业选择,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从而以坚定的信念、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事业。他对于教育者必须受教育的独特认识,有助于教师深刻体会自我心灵世界的完善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从而把社会对教师的规范要求与自我心性的澄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对于教育者必备素养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和超越,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其次,有助于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克氏深刻地揭示,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戕害学生心灵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自身的心灵问题。这能够使教师积极反思发现自身教育行为,克服由于自我工具化、行动机械化、模式化、过分依赖理论等造成的偏差与失误。例如,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很少去关注每个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多种需求;有些教师在“为学生好”的“爱生”招牌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剥夺学生的自由思考与选择的权利,甚至不惜伤害学生的自尊;有些教师仅仅以教育理论或学校认定的标准来统一规范和要求学生,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等等。他坚决反对教师成为权威的观点,能够引发教师辨证地思考传统的“为人师表”的意义,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并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同时,他倡导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有利于扭转一些教师“只管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工具化”心理倾向和工作方式,从而走出把“作为教师的我”的教学世界和“真实的自我”的生活整体世界割裂的“无我”、“浅表”、“孤立”的职业生存状态。
另外,有助于教师完整健全的专业成长。他以教育改造人类心灵,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平、安宁的世界为立足点来考虑教师问题,要求教师以自身完整、自由、美好的心灵关照学生心灵成长。他的认识拓展了教师教育实践的内容,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合理的要求,有助于使教师从工具化的外在要求的专业成长中解放出来,以完整的活生生的人的姿态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总之,克里希那穆提以其独特的智慧为教师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资源。笔者仅仅是管窥其思想之一斑,其内在的精华须深入体味并加以实践,这对于充实和完善教师理论,改造和优化教育实践,提升我们的教育品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 参考 文献 ]
[1][印度]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2][印度]克里希那穆提.心灵自由之路[M].廖世德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5.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