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的意思和故事
【成语名字】太上皇
【汉语拼音】tài shàng huáng
【近义词】:小祖宗
【反义词】:不肖子孙、数典忘祖
【成语出处】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成语解释】皇帝之父。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
【太上皇造句】那位穿黑棉袄的太上皇如入无人之境般挖了一大碗肉片子,又抓了三个白蒸馍。
【太上皇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首位健在时把王位直接内禅给儿子的君主是战国时代之赵武灵王,他传位给儿子赵惠文王后自称“主父”但仍主持军事要务,其地位就有如后来的太上皇。
中国史上第一位正式被尊称的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不过秦庄襄王未曾称帝,生前也并未称太上皇,其太上皇之号是秦始皇称帝后追尊的,自此之后就除唐玄宗隔代追尊老子之父李敬为太上皇外,再为没有死后被追尊为太上皇之例;第一位在生时已被尊为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为帝王却被尊为太上皇的人。清朝及中国的最后一位太上皇是清高宗。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