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发展历程论文

文章 2019-07-01 01:04:33 1个回答   ()人看过

近几年,随着网络发展的越来越快,微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不仅专业视频网站如搜狐视频、优酷网、新浪视频纷纷推出自制剧,而且连电视台都开始推出以微电影为主的电视专题栏目。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微电影比赛相继展开,旨在着力打造全球性权威微电影赛事,发掘微电影人才,推动微电影发展。

微电影在很短的时间里取代了网络电影、网络自制剧等称呼,成为大街小巷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时髦话题。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欣喜微电影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到其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保证微电影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电影与微电影

网络时代的盛行催生出与这个时代、文化相适应的艺术形态——网络艺术。网络电影是网络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指专门针对网络传播制作的,具备传统电影艺术特征和网络传播特征的电影艺术形式。比起传统电影,它具备数字化、个人化、互动性、随意性等特征。网络电影的出现使电影真正由“艺术家的艺术”变成了“普通人的艺术”。[1]网络电影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类别来分,有微电影、中短片电影、系列电影等三种形式;从创作方式分类,有互动式电影、恶搞电影、游戏电影和静电影等四种形式;从拍摄手段分类,有手机电影、照相机电影和摄像头电影等三种形式。微电影是网络电影的形式之一,它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微小电影艺术形式,其显著特征是超级短小,片长仅为30秒-300秒。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是由凯迪拉克以国际大片的规格打造,吴彦祖主演的微电影《一触即发》。这部影片虽然只有90秒,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却呈现了完整的的故事情节,具备了完整的叙事结构。[2]

二、微电影发展迅速的原因

微电影是网络电影众多形式中发展最快的,甚至出现取代网络电影成为网络电影类艺术的统一称法的趋势。究其原因,微电影除了具备网络电影草根参与性强、满足自由创作与自由传播等共同特征以外,它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微电影的艺术形式非常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众所周知,2009年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中国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传播速度快、传播介质移动化、传播内容微小化。微电影具备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所有特征,长度短,内容小,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快速传播。

第二,微电影的传播满足了网络时代受众“浅阅读”的娱乐需求。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没有大把的时间对每一条信息进行仔细的研读,阅读正在从“深阅读”向“浅阅读”发展,“尼葛洛·庞帝指出,在电脑和数字通信呈指数发展的道路上,人们正在奔向突发性剧变的临界点。网络阅读不需要阅读全书即可找到所需信息;快节奏的生活不允许人们更多地停留。诚如新浪网新闻24小时更新模式的创造者、总编辑陈彤所言:对于网站来说,深度始终是第二位的,短、平、快是网络媒体不可抹煞也不容更改的特性。李敖在凤凰卫视的电视节目上解构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艰深晦涩的历史文化话题,“让李敖去读书,我们去读李敖”,凤凰卫视的这句口号充分反映了大众阅读避繁就简的求浅心理。”[4]从“深阅读”到“浅阅读”的转变,一方面使得信息可以以一种平易的解读方式出现,另一方面标志着人们的需求从知识获得转向轻松、轻快的阅读氛围,人们的审美需求朝着娱乐化趋势发展。微电影由于受到时间长短的限制,拍摄的题材、类型及内容深度都会受到限制,具备情节简单、娱乐性强、个性化的艺术特征,充分满足了网络时代受众“浅阅读”的娱乐需求。

三、微电影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微电影具有广大的网民基础及广告主的积极参与,专业制作团队看到了其巨大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到微电影的制作中,如6月18日,华谊兄弟与中国电信天翼视讯共同打造的微电影频道正式上线,正式宣布在“微电影”产业方面展开全面合作。[5]在广告主、专业制作团队、播放平台、网民的共同参与与合作之下,微电影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事情的发展都是双面的,过快的发展速度既可以让微电影更快的成熟与繁荣起来,也可以让它更快的走向衰落。研究微电影的发展,发现其存在定义不清、监管缺失、过度开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微电影的健康发展。

第一,模糊不清的定义阻碍其发展。微电影的发展过程太快,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网络电影都被称为微电影,无论电影的时间有多长人们都将其称为微电影,短的有几十秒,长的甚至五六十分钟。这对网络电影和微电影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一方面忽略了网络电影的其它形式,不利于网络电影的发展;另一方面过度强调“微”,既不利于保证网络电影的艺术性也不利于微电影的艺术创作。微电影的定义目前存在争论,争论的主要内容在于微电影的长度,传统微电影的长度定为30秒-300秒,但就目前微电影的发展来看,300秒已不能满足微电影发展的需要,时间需要适当的延长,但是再长也不宜超过20分钟。

第二,草根的积极加入带来的微电影创作主体构成的变化,对微电影传播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普通网民们的创作积极性,这为电影发展提供了鲜血的血液。“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发展要解决的五个问题中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电影原创性匮乏,同质化倾向严重,跟风现象泛滥。创新是电影质量提升的一条有效路径,创作者思路的改变可以提高影片的竞争力。草根的加入,可以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一些好的点子,好的创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电影形式和内容的效果。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失。我们知道,传统的电影大多数由电影厂生产,拍摄电影时选择完全符合国家利益和公众道德水准的影片,在拍摄中,内容选择和演员安排都有一定的标准。

到1997年,伴随着电影改革的脚步,民营企业在电影行业逐渐取得了制片、发行、院线等各条产业链的“准入证”,开始加入制作。即使没有国有的身份,民营电影公司制作内容时也自觉承担起把关人的作用,而且最后也要接受国家广电总局的审查。但是,草根加入到电影制作中之后,监管难度大大增加,会有一些违法、不健康的内容出现在微电影中,只能依靠网友们的个人自觉和职业素养,这对微电影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过度功利性的商业运作,使得微电影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越来越专业、品质越来越精美的同时丧失了微电影最初由草根们带来的感动与真诚。虽然在短时期里微电影的创作会发展迅速,但是,长久下去它会失去大众养分,慢慢枯萎。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