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科学探究小组活动模式研究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小组活动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载体,探究小组活动如何开展是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小班化教学可以科学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秀师资、良好场地和设施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受教育者,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小班化科学探究小组活动的开展应当更具创造性、高效性、实用性。本文就小班化科学探究小组活动的模式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基于测量的探究小组活动
测量是科学实验活动的基本内容,有许多测量内容在常规教学中必须进实验室才能完成。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人员少,教师关注度集中的优势,优化小组实验活动方案,使测量任务完成得更加高效。
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少,分工可以明确每个学生的实验目标,实验操作时的规范问题也可以得到彰显,这样的探究活动不是简单的让学生重复以前的实验,而是利用小组活动进行的实验整合,使得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更加有效。
二、基于逻辑推理的探究小组活动
逻辑推理任务在初中科学教材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逻辑推理任务在初中教材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猜想与假设,运用已掌握的物理规律、从理论上推导出新的物理规律,它注重理论推导。
利用小班的优势,打造高效的课堂。在合作组中往往会出现有些同学抢着做实验,有些同学却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況。这样的分工明确的任务单元,使学生的参与度更广了。逻辑推理型的实验探究应该从数据展示上,让学生悟出规律。小班中安排这样的纵横式任务,避免了低级的思维活动,使实验探究富有思维深度和逻辑性。
三、基于对照实验的探究小组活动
在中学科学实验中,对照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实验方法。这种实验往往实验过程相同需要对两组对照组实验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并对照得到实验结果。在此实验中可采用分组合作方式,既节约时间又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参与和展示,评价和指导是小班化科学探究小组的优势所在。教材中有许多个对照实验不是一个同学就能完成的,将对照实验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让两个组别的学生去合作完成,降低了实验的难度。不论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都可尝试,但中间学生交流,图片和文字的备案方面完全可以发挥小班化的优势,可以让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四、调查体验类探究小组活动
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出发,提出自己观察到的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问题。调查类实验探究活动对参与的学生要求较高,整个过程的实施大部分会在课外进行。但是只要这种调查类实验探究活动能深入的进行,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探索能力都会大大地提升。
教师可以按课题组的形式分配小组活动任务,设置顾问、组长、成员,各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如《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对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此类调查性课题研究活动必须在校外进行。利用假日活动小组和科学探究活动小组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显得比较合适,可以有目的的对自己的子课题展开研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将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打印装帧,建立班级的课题集,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也从调查研究中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五、随机生成型探究小组活动
实验过程中随机生成的问题如何解决对许多教师来讲可能是个难题。在小班化教学中,这样的随机生成的科学探究资源不容错过。
在《酸碱指试剂和酸碱的作用》的实验中,由两人小组共同完成,期望的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遇到酸不变色,遇到碱变红色。个别小组发现,酚酞遇到碱后先变红色后来红色就消失了。这个问题属于随机生成的问题,于是引起学生的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酚酞遇碱先变红再褪去,可能是因为_______”,学生可以建立合理的假设。教师对于小班中各活动组立即进行再分工,完成新的探究。实验中遇到新问题———建立合理假设———设计实验———再次实验———得出结论。
随机生成型探究小组活动在人数较少的小班化教学中优势凸现。一是生成的新假设相对集中,教师容易进行分配;二是新方案形成后的二次实验,教师有相对充足的检验和评价时间。这些是大班化教学中较难以实现的。
六、制作型探究小组活动
科学课上有许多教师喜欢自制教具。这些教具一般都会大受学生欢迎,能不能让学生为教师来制作道具呢?如果在小组活动中安排制作型任务是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学生的动手能力往往参差不齐,思维能力也深浅不一。通过小组活动中,让学生们取长补短,各显所长。评价的标准可以教师做指导,小组间互评。评价结束后,最优秀的作品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具,在教学时使用。
科学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给学生自主发展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小班化优势,必将把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理念推向新的高潮。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