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学科论文
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小学体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体质是指人的质量,是人的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相对稳定的特征。生命从开始到消亡,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通常衡量体质水平,一般要着眼于以下五个方面:即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体机能水平;身体素质与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水平;心理发育和适应能力水平。《小学体育教学法大纲》中提出的“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一基本任务使增强体质的本质意义更加具体化,同时也反映了体育本身的学科特点。体育锻炼所以能增强体质,主要是由机体的异化作用与同化作用相互转化来实现的。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时,就是体质增强的过程,反之,则是体质减弱的过程。虽然,体育锻炼过程是一种消耗,但是,锻炼后会得到超量恢复,也就是异化作用与同化作用的相互诱导,从而使体质得到增强。
(一)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
人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形态发育的特点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但是,在这一连续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生长并不相同,就发育速度看有快有慢,就各部位看有先有后,这就是生长发育的连续性,阶段性和非等比性的特征。在人的一生中身体形态有两个发育迅速时期,一是从出生到一岁,再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从身高、体重的发育过程可明显看到这一突增现象,小学生的形态发育虽然不是生长发育的突增期,但据我国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有提前趋势。小学生虽然大部分还处于形态发育的相对稳定时期,但他们是处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前夕。这一时期能否打好一个基础,将对他们进入青春期的快速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的体格起着促进、矫正、形成的良好作用。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从形态构成的生理特点看,骨骼是软骨多、骨干短而细、骨化尚未完成,骨的成分是有机物多而无机物少。这就决定了骨骼具有易弯曲变形,但可塑性大,易折断,但恢复较快等特点。从肌肉的生理特点看,儿童少年的肌肉纤维细、肌腱宽而短、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糖和无机盐少。因此肌肉的弹性强、伸展性好,疲劳的恢复也快,但力量和耐力较差。针对这些特点,体育锻炼就要注意全面性和活动性,同时也要掌握好练习的强度的密度。只要掌握了学生的形态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的锻炼,一定能使小学生的形态发育健壮、端正的匀称。
(二)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发育
身体机能就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如果说身体形态的发育较多地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身体机能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身体机能的发育和形态发育一样,具有明显的连续性、阶段性和非等比性。而小学生的内脏器官还很不完善,如心肌收缩力弱、心率快、收缩压低、呼吸机力弱、呼吸深度浅、呼吸频率快、肺活量较小等,这就限制了儿童少年的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运动系统的机能,使人体形态发育得更匀称,它对内脏各器官的影响,特别是对心、肺功能的作用成尤为重要。在体育锻炼中一定要重视全面锻炼,不可过早地进行专门性的训练。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儿童少年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只有全面锻炼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各器官的功能,达到全面增强体质的目标。
(三)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发展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通常把它概括为: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力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是指走、跑、跳跃、投掷、攀爬、平衡、悬垂与支撑等生活、劳动所需的能力。身体素质必须通过:一定的身体活动才能表现出来,儿童少年时期,是发展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特别是速度、柔韧等素质,敏感期一般都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阶段,使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在锻炼安排上要注意扬长补短,使身体得到均衡的发展,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可进行过大的力量和耐力的练习,以免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为了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只有掌握了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针对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征,采有一些合理的、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练习,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