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

文章 2019-07-23 14:16:47 1个回答   ()人看过

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的自我提高与完善,继续接受教育将成为人们的自觉需要,传统的教育观将被终身教育观所替代,体育教育功能的转变首要就是要增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观念。小学是接触学校体育的最早时期,也可以说是接触体育的最早时期。这可以为打好坚实的身体和素质基础为终生体育服务提供最好的环境。也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终生体育要从小抓起,从小学学校体育抓起。

一.终身体育:

终生体育思想是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倡的体育观念。我国1995年推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把培养人民终生体育的兴趣、习惯及能力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内容。所谓终生体育,“是指一个人终生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快、终生受益”。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认识健身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思想理论脱胎于现代教育中终身教育思想,它是把人的一生身锻炼问题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把学校体育看成是人体发展的一个子系统。把学校体育的视角从原来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移至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终生体育就是终生锻炼,在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条件下,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学、自练、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终生体育着眼于现在,也着眼于未来,并非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学会一两个项目可以终生受用,做好这一切关键是打基础,怎样才能打好基础?就是要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一节好的体育与健康课就应体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例如:一个学生学习前滚翻技术动作后,它所学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会了这一专项技术动作,而更重要的是应该了解这一动作的特点及组成及学习方法,能够在将来遇到类似动作时自学、自练、自我保护或是能根据所学,创编出一些新的动作,达到自我锻炼的目的,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能力。

二.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阻碍因素:

(一)社会及传统偏见的影响

在许多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着重视文化课轻视体育的现象,错误地把体育行为好等同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学生只注重文化课,忽略了体育锻炼,形成了只要学习成绩好,不要身体棒的观念, 造成了学生从思想上对体育锻炼和健身认识的错误;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已拥有足够的健康,没有必要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这也是影响学生从事体育锻炼不积极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学设施严重匮乏

由于很多小学存在体育课上课班级过多,场地、器材缺乏,人员拥挤,许多体育项目得不到良好的设置,而且体育课主要以实践课为主,忽略了理论课在体育课中的作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理论课缺少,甚至有的学校取消理论课的开设,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又由于场地、器材不足造成学生无法开展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调

当其它课程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时,体育课的理论课课程教学仍停留在一块黑板,一张嘴和一支粉笔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体育的发展。实践课教学往往满足于讲解和示范法, 完整和分解法重复练习与比赛法等传统教学法,而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散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似乎还未被众多教师所接受。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单一重复,满足不了学生对丰富体育文化的追求,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塑造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激发不了学生积极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

(四)专职体育教师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渗透到体育科学中来,出现了许多以现代化科学为依据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新的检查、评价办法等,从而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小学缺乏甚至没有专职体育教师,采用其他课程老师兼任体育教师的办法,而大多数体育教师仍停留在原来水平上,不注重学生的课余锻炼,造成学生在健身活动中较难得到正确的、积极的、有效的指导,打击了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五)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不感兴趣

许多小学体育设置的内容大多是一些传统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五大项目,它们永远扮演着主要角色,这就容易造成任课教师在这些项目的教学组织和方法上没有创新成份,永远保持一种模式,一本教案打天下的消极态度,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不佳,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减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首先,学校行政领导要重视体育,把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真正纳入到整个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首先学校各个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运用现代立体思维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和提高深层次的价值,从智力上心理上全面认识体育的各种功能,将单一增强体质观转变为多功能的体育观并给予行之有效的宣传。

其次,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体育资源,根据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渠道排课形式,打破以往第一、二节课不排体育课的传统模式;扩建和维修场地设施,改善场地条件,改变器材缺乏状况,保证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动机培养的起点,它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动员其心理的积极性。小学体育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坚持终身的体育锻炼,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课余锻炼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切不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抹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强制体育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体育锻炼产生消极情绪,对学生的健康、体质、心理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改革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有利于掌握两三项课外进行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建立健全的课外体育激励评价制度,创造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我们在强调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的习惯,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主动积极地走向终身体育。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与方法;体育锻炼的技能;自我设计、检查、评估体育锻炼活动的能力;自我组织管理集体运动的能力。

第三,体育成绩的评定。应进行客观、公正的多维评价,包括体育理论知识的评价;某项运动的技术、技能的评价;进步幅度的相对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性的评价。

例如:在进行30米加速跑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起点或终点的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创编游戏通过游戏进行练习。总之教师在课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调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做到“课始,趣生;课中,趣浓;课后,趣存”。

(三)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通过体育的实践与理论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懂得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长寿在于运动,明白为什么要锻炼身体和怎样锻炼,克服盲目性,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懂得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和事业的辩证关系,懂得怎样遵循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以及根据年龄、性别、体育锻炼基础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安排好运动量。遵循全面、经常、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锻炼,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兴趣、能力和水平。在培养兴趣、爱好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多种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制定锻炼身体处方能力,自我评价医务监督能力等。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逐步培养能力,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提高了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四)教法注重多法结合,互配使用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育现代*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现在,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如:教师在一节课中可多次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和讲解保存到多媒体课件中,然后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反复播放。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难度大、复杂的动作过程,甚至学生练习的动作等,都可以用录像的方式把它们录下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一些重大的体育比赛、精彩优美的体育动作、学生普遍喜欢的体育项目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这样,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使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用的又一重要手段,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使他们喜欢体育,乐于参与。

(五)教学内容丰富,不枯燥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律性缺乏,活拨好动;具有好奇心强,心理活跃,易疲劳,易兴奋,疲劳机体恢复快等特征。所以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安排丰富的教学内容,间歇性的教学。使学生接触多的内容的同时兴趣不减。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等,并从实践课放手进行活动练习,在练习中抓学生学习的敏感点,即时点拨释疑;抓学生的闪光点,即时表扬,以点带面;给学生提供多个的表现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特长;抓好场地器材的布置,诱发学生练习的热情;抓学生和谐的人际氛围,在民主的气氛下完成练习。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同样的行为,共创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六)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根据体育教师的不同特点,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在职和脱产,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多方面、多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积极为体育教师提供和创造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体育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定期进行体育教师业务水平考核,促进体育教师工作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大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是实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

四.结论

(一)小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