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奶奶的作文3篇

文章 2019-07-23 13:57:14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关于奶奶的作文

我从不曾享受过母亲的爱,但我仍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拥有对我来说比生命都要宝贵的东西--奶奶的爱。

奶奶是我最亲最爱的人。每当我背着沉重的大书包走到家门口时,第一个看见的一定是奶奶。奶奶看见我回来了,就急忙取下我背上的书包,帮我拿到我的房间里。然后用和蔼的语气对我说:“累了吧,饭已经做好了,快去洗洗手吧!”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心里在觉得无比的温暖。因此我觉的特别的幸福。

自从我上中学以后,每次回家都有一种辛酸的感觉。每当我下车第一眼看见奶奶那单薄的身体在家门口徘徊一种辛酸的感觉就涌上了心头。不知为什么,我感觉眼眶湿湿的。我似乎能感觉到我的心在哭泣,在默默流泪。奶奶的年龄大了,手脚也不是很灵活了,眼睛也花了。而且经常生病。现在,我在外上学,家里只留下奶奶一个人,冷冷清清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如果生病了连个递茶送水的人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就觉的十分的难过。

一次,我高高兴兴回家。但是当我看到奶奶的脸庞时,一滴泪珠无声地从我脸上划过。奶奶的额头上有一个红肿的包。奶奶看见我哭了,急忙问我:“你怎么了?是不是跟同学闹矛盾了。乖,别哭了。”这时我哭的更厉害了,我边哭边说:“奶奶,你的头怎么回事?”奶奶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不要紧,没什么。”这时我知道奶奶不想告诉我。为了不让奶奶伤心,我强忍着泪对奶奶说:“我这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奶奶眼含兴奋的泪花连声说:“这就好,这就好。”

打那以后,我下决心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奶奶对我的至亲至爱。

篇二:关于奶奶的作文

奶奶佝偻着身子。那裹的小脚在可以映出人影的花岗岩地板上一寸一寸地挪动 ,有时还需把重心前倾用手扶着墙,,于是又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手脚并用地从这个房间转移到另一个房间。你去扶她时,会发现老人的手伸出来牢牢地抓住你,颤动的身体和花白的头发,让我想到老人需要更多的帮助和理解。每晚睡前,他就这样扶着墙走到每个屋子座一会儿。老人是孤寂的。我想,也许她怕就这样一觉睡过去,再也看不到她的儿孙。似乎怕打扰我们,奶奶很少说话,但她连我们聚在一起洗脸刷牙时,也要办个凳子坐在旁边,慈爱地看着我们。我不敢看她的表情,,我怕看见那小小的满足后的微笑和更难读懂的文字。

老人是一本书。我们读不懂,他们也很少说给我们听。我们理解不了他们那种接近死亡的恐惧和孤寂,除非亲身经历——当我们也老时……

也许接近死亡也是一种幸福,不在为身外之物苦苦追寻,很容易为一点点东西而感动、满足、哪怕是阳光与空气……

泪水涟涟,我却不知为什麽而哭——情不自禁。

篇三:关于奶奶的作文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和奶奶一块儿看夕阳。 记得一天晚饭后,我们都到院子里纳凉,我端着小木凳靠着奶奶坐着,奶奶便拿着她那把小扇子“扑哧扑哧”地给我扇风。夕阳挂在半空中,余晖洒在我们的脸上。“奶奶你看,天上的太阳就像一个金色的大盘子一样呢!”我笑眯眯地望着奶奶说。“是啊,真漂亮。”奶奶也微笑着说。“奶奶,快看,快看!那块云朵好像一只兔子,还是屁股被咬了一口的兔子,哈哈”我仿佛发现重大秘密似的拉着奶奶,跳着,叫着。 渐渐地,我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爸爸妈妈要带我到广州读书,那天早晨,我坐上了开往广州的车,奶奶站在车窗边,抚摸着我的头,带着有点沙哑的声音说:“好孩子,去了城里要用功读书,放假要记得回来看奶奶哦!”奶奶站在小桥上,看着车子开走。一阵微风吹过,吹散了奶奶银色的发丝,也吹散了她眼角边的泪珠。 那以后,每一次夕阳时,我总会想起奶奶,想起奶奶那孤独、瘦弱的身影,想起奶奶站在荔枝树下,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那夕阳仍是那么大,那么圆,金灿灿的却不再是那么的温暖。此刻,奶奶是不是又在默默地注视着西边的红日,想念着她的孙子呢?

奶奶已经上了年纪了,头发白了一大半,脸上的皱纹很深一天,姑妈来到我们家做客,跟我们谈起了奶奶。姑妈说,她回老家看望奶奶了,她看见了奶奶一个人站在田间,背着竹筐,看着夕阳。奶奶曾笑着地跟姑姑说过:“我孙孙说等太阳落山时,她就回来看望我了。”奶奶还说,她很想念我们。姑妈带着有点沙哑地声音说,奶奶的身体也不太好了。我们听到这,心里也一阵难受。 两年后的一天,突然听说奶奶去世了,我们匆匆赶回家。我哭肿了眼睛“送走”奶奶,残阳如血。我一个人站在荔枝树下,望着天空,望着渐渐西沉的夕阳。我的鼻子涌上一阵酸涩,眼眶也不禁湿润了,夕阳依旧,但奶奶走了,留我一个人看着金盘般闪烁的夕阳,一个人的夕阳但是哭泣又有什么用呢?倒不如擦干眼泪,实现奶奶的期望,学会坚强。

一个人走在夕阳下,只感到它正在给我无穷的力量,就像奶奶的爱一样。 指导教师:王传平 简 评 本文巧妙地将人、景、情、理融为一体,将奶奶的一个人看夕阳,与“我”的一人看夕阳有机结合,形成一幅幅画面,具有特定的意境美和深长的意味。开头的我和奶奶看夕阳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主体内容能较好地体现“一个人的”要求。拟题新颖别致,能引人注意,主题上表现了“空巢老人”的孤独以及我未能陪奶奶的遗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