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

文章 2019-07-23 13:30:05 1个回答   ()人看过

文言文向来是我们国学的要点,而相关教案的制定也是不容易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

2、 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 能力目标

1、 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 分析 “八目”的基本含义

2、 分析《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理解“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理解《大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

大学

1、导语: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学”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学科分: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思想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著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3、国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春秋》三传

制典修仪多取:三礼——《仪礼》、《周礼》、 《礼记》

道德教化多取:《论语》、《孟子》、《孝经》

哲学构思多取:《周易》、《大学》、《中庸》

儒家经典最初 “六经” ,“乐( 乐经)”战国末亡佚。

汉朝:五经。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3、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大学》这篇文章。

《大学》来源:

“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原来分别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章,《小戴礼记》也即“十三经”中的《礼记》。

在唐代,韩愈等人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

南宋的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也竭力推崇《大学》和《中庸》。

在二程和朱熹看来,《大学》和《中庸》,一个是“初学入德之门”,一个是“孔门传授心法”,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把它们从《礼记》一书中提取出来,作为单行本刊印,并且和《论语》、《孟子》并列在一起称为“四书”。在经历宋、元以后,《大学》就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道德人文教育理论的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4、《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的核心内容就是讲“礼”:

礼,是维护古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礼,儒家学说中核心部分。

《礼记.曲礼》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li)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dao)祠祭祀(si),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

5、《大学》的作者

《大学》作者,汉唐诸儒无说。朱熹整理《大学》时,将其分为“经”一章(“经”是基本的观点),“传”十章(“传”则是对“经”的解释、阐述)。 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20世纪30年代初期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者所作。张岱年说:“《大学》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所谓家指大夫之家,不是一般家庭之家。这里反映的是诸侯纷争、大夫专权的局面,这是战国时期的情况,不是秦汉时期的情况。所以,从这点看,《大学》应是战国时期儒家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第83页)

6、“大学”的定义

“大学”一词包含2种意思:

(1)指成人所受的教育,与“小学”相对而得名。古代把童子所接受的启蒙教育称为“小学”,而把成人所受的高等教育称为“大学”。

(2)大人之学。“大人”与“小人”相对而言,“大人”指贵族,“小人”指一般平民。大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小人则没有。

上述三种意思,第一种最接近《大学》的原旨,所以朱熹加以采用。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7、《大学》讲解

《大学》全书的文字结构,我们归纳为两大部分:

(1)"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过程。

8、播放录音,学生齐读

9、《大学》里所讲的“三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明明德”。程颐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其次,“亲民”。程颐:“亲,当作新。”朱熹:“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字‘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王阳明:“亲民,亲近民众”。即:“本其一体之仁心,以感化民众、革新国家与社会。”(蒋介石)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自己及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

最后,止于至善。朱熹:“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也,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之欲之私也。” 蒋介石认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精益求精”、“以求至乎其极的意思”;一种是“择善固执”、“止其所止”的意思。

10、“八目”是什么呢?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先来看格物。“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注)格物就是穷究事物之理。例如《易·乾》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格“天”,认为天的根本就是“行健”——按照客观规律自觉地运行;再如《易·坤》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同一个道理。

致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传)同样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致知的结果就是通过认识天,我们总结出这样一种知识与认识:即我们要像天、地学习,得出君子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认识并自觉地去遵守它、践行它。

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朱熹《大学》传)诚意要求我们要真诚,要自觉地遵循我们天生的“善”。最终要的一种能力便是要“慎独”。

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传)正心即端正我们的思想,不要被外在的物欲所干扰。

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八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它是从个人走向国家社会的根本要求。没有修身,便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后三目!

齐家。家国天下是古人的基本观点,有家才有国。齐家是治国的基础要求。

治国。治国即治理国家。

平天下。即天下太平。

11、《大学》提出的教育观点:

《大学》重在阐述教育纲领,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以道德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克服偏私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诚意、正心)为根本要求,以“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核心论点是:治人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慎独为先。(慎独: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

12、小结:

朱熹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儒家的全部学说都是循着“三纲八目”展开。

13、思考与练习

(1)《大学》中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现代社会有何意义?有何局限?

(2)结合课文,分析古代大学和现代大学职能的异同。

(3)我们怎样借鉴大学之道,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二

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3、通过本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了解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高中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对学习所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相信同学们也都了解很多。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所应持有的态度及方法进行了阐述,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荀子,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感知他的观点。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讨:

1、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既然是“劝学”,也就是劝勉人去学习,那么,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课文的中心论点呢?

明确:“学不可以已”。已就是停止的意思,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这里是两个词,“可”即相当于今天所讲的“可以、能够”,“以”仅作为起舒缓作用的语气助词。

2、那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段。课文大家都预先翻译过了,下面同学们可以把这一段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明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介词,第一个相当于“从”;第二个相当于“比”。

木直中绳。中:符合的意思。

輮以为轮。“輮”同“煣”,通假字。这也是一个省略句,“以为”中省略了宾语“之”。

虽有槁暴。“有”同“又”,通假字。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金就砺则利。“金”,古今异义词。这里指“金属做成的刀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每日。“乎”同“于”,相当于“对”。介宾短语后置句。“而”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已。“知”同“智”,“而”连词,表递进。

3、这一段讲的是学习的意义,那么,作者讲到了学习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其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呢?

明确:比喻论证。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

总结:知明而行无过矣。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经历,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了第一段的论证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感学习后两段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经历,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了第一段的论证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的后两段。

二、文本研析:

1、还是按照上节课的程序,同学们首先将第二段自己在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明确:吾尝终日而思矣。“而”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所学”是“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登高而招。“而”表修饰的连词。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而”表示转折的连词。

非利足也。“利”为使动结构,“使……锐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借助。“水”名作动,游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