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之我见论文

文章 2019-07-23 12:58:00 1个回答   ()人看过

著学者余秋雨说:“作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注]因此,作文说到底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也就是说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我们的中学写作教学,却忽略了这样一个科学又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造成学生因简单化、公式化而形成的思维土壤的沙漠化,养成了一种少年老成的“八股”文风。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把作文教学搞成了僵死的程式化,这更泯灭了学生灵感的火花,扼杀了学生思维的活力。这是低层次的求同思维的恶果。

要改革作文教学的弊端,必须从低层次的求同思维的围墙中走出来,迈向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广阔天地。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命题的自由性。改变过去的命题作文模式,代之以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取消对作文的种种限制,把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做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写作的感受,体会写作的乐趣。这样做可以改变过去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希望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去同化或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让学生作出与自己构想贴切的文章。要这样做,必须废除对作文的种种限制,如字数、时间、文体、取材范围、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尤其是议论文体写作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一些在老师看来是很“必要”的规定,而让学生主动思维发挥,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开发潜能、激励兴趣,使他们真正愿意作文。

二是文体的开放性。以往的写作训练,尤其是应试作文,文体都限得很死,要么写记叙文,要么写议论文,不准学生越雷池半步。这样一来,文体成了限制学生自由写作的围墙,成了束缚学生手脚的镣铐,怎能使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呢?因此,我们决不能搞各种文体之间的单轨独行,而应该让各种文体立体交叉,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四通八达的思维空间。

三是立意的多样性。平时作文训练,如果为学生提供的材料立意指向比较单一,为学生暗示的角度不多,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必然受到限制。所以我们必须在确定作文材料时选择那些立意指向多端多元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创新意识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如初语第三册第二单元写作训练中的三个参考题目(《他的心灵真美》、《我所敬爱的人》、《我最要好的同学ⅩⅩⅩ》),前两个几乎限死了立意指向,第三个虽有一定的立意空间,但也不够宽广。相同或类似于这三个题目的学生以往也曾写过。因此,我补加了两个题目《 的一天》和《 这个人》,给学生在选材、立意上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果然绝大多数学生不但选做了补加的题目,而且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各呈缤纷,从不同视野真实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描写出各种各样的人,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仿写的灵活性。改变过去刻意死板地模仿例作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提倡“仿”中出新。中学生毕竟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创新思路上还很不成熟,因此必要的仿写(还有改写、扩写、缩写)训练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些训练中同样要求出新,否则仿写就可能步入抄剽的歧途。仿写如何出新呢?我以为一是仿写要“活”,既要以仿照对象为参照,又不能受其局限,即要求仿写中融入自己的体验、观点,以“活”求新。这里的“活”是指融入作者新的观点或新的发现。二是仿写时要有突破,要点石成金的创造,要突破原作的风格,突破原作的思维境界,以仿促练,以练促新。三是仿写要给人没有“仿写”的感觉,要与所仿写作品有较大区别,即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依据,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为需要。

五是评改的宽容性。改变过去的评价标准和批改模式。过去教师批改作文时总是以思想是否健康作为评价作文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这样就往往会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精神。因此,教师批改作文时应像一名报刊编辑辑稿一样去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亮点。一个好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选用启迪的方式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化,使之发出光来,成为文章中的亮点。评价方式也不能只单纯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何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编辑的眼力,还应有慈母的爱心,对于学生的作文不能单以其结构是否完整,文理是否通达,体裁是否接近“标准”,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作为判断准则,而是看作文中是否有“新”的东西,如新词、新意、新内容、新形式等出现。我们知道,做一名出色的编辑,他选择稿件的标准是稿件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体现在“创新”中,而不仅仅停留在行文如何完美、结构是否合理这些方面上。事实上一篇文章如缺少创新,而其他方面虽无比“完美”也难以引起编辑的注意。评价作文时要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对存在的问题宜个别交流,而且宜用商榷的方式,教师应以慈母般的关怀宽容的态度去增强他们对作文的信心。

我们强调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并不是全盘否定求同思维;我们强调文体的开放性,不是不要文体训练;我们强调立意的多无性,并不是放弃共性的原则;我们强调评改的宽容性并不是除新意外,可以将词、文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弃之不管。我们需要摒弃的是那种封闭型的低层次的求同思维,对那种积极的高层次的科学意义上的求同思维我们还是需要的。应该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