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蓝牙技术作为全球统一的无线通信标准,其目的在于建立通用的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电空中接口及其控制软件的公开标准,使通信和计算机进一步结合,使不同厂家生产的便携式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互相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RF离范围内具有互联互操作的性能。本文介绍了蓝牙的技术背景,并分析了现有的几种无线技术,包括红外技术,无线局域网和HomeRF网络,并与蓝牙技术对比,给出了蓝牙技术的定位。
【关键词】蓝牙;无线;技术定位
被誉为“驱动新经济的引擎”的蓝牙技术,其英文名为Bluetooth,是1985年5月由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等5家公司联合制订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其目的在于实现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ps),最大传输距离为10米的无线通信。1999年7月,Bluetooth SIG(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ingGroup,蓝牙特别兴趣小组)公布了蓝牙正式规范1.0版本。蓝牙技术采用公开技术标准,一经推出就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同,现已出现了基于该标准的产品。目前蓝牙技术已经成为近距离无线数据通信领域的最热门研发方向,已有超过2000家的企业宣布支持和开发蓝牙技术及其相关产品。蓝牙技术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接入方式,在信息家电、移动通信、嵌入式应用开发等诸多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顺应了现代通信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潮流,其前景将无可限量。
一、技术背景
蓝牙技术的诞生开始于Ericsson的一项研究工作.1994年,Ericsson计划在移动电话与其附件之间开发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接口,以替代移动设备之间的线缆解决的方案,并在价格、性能和体积等方面对新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由于它致力于用无线电波代替传统网络中错综复杂的电缆,在10米到100米的空间内使各类移动及非移动设备之间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数据和话音通信侧,所以蓝牙技术在设计上主要考虑了:1.空中接口的工作频段2.体积与性能3.对话音和数据的处理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逐渐表明短距离无线解决方案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其发展前景也是乐观的。在着手研制收发芯片的同时,Ericsson很快意识到他们需要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发这项新技术。其目的不仅是要提高技术,而是要赢得来自PC,便携电脑及移动电话等领域坚实而又广泛的市场支持。这对于一项新技术的成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于1998年5月专门成立Bluetooth SIG来开发这项新技术。
Bluetooth SIG本身就代表来自各方面的市场需求,从而为这项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逐渐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标准。
二、技术定位
蓝牙技术具有一整套全新的协议,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合。蓝牙技术中的跳频更快,因而更加稳定,同时它还具有低功耗、低代价和比较灵活等特点。总的来讲,红外技术适合在相对稳定静止的短距离直视通信环境中应用,如红外打印机;
802.11X比较适用于办公室中的企业无线网络;HomeRF可应用于家庭中的移动数据和语音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而蓝牙技术可应用于任何短距离内用无线方式替代线缆的场合以及嵌入式系统中。蓝牙技术的定位就是现代通信网络的最后10米,它将会像一种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的神经末梢一样,把现有的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和各种信息化设备在近距离内都连接起来,以实现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以及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之间在近距离内实现无缝的资源共享。积极跟踪分析蓝牙技术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Graham Kirby.Integrat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into Mo-bileProducts.MicrowaveSourceandDesign,1997,24(7):71-73.
[2]Theodoros Salonidis,Pravin Bhagwat,Leandros Tas-siulas.Proximity awareness and ad hop network establish-ment in Bluetooth.Stanford Electronic,1999,48(13):65-68.
[3]荣新华,杨寿报.蓝牙安全体系结构研究及其在双向RKE系统中的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8).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