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反思范文
《项脊轩志》全文弥漫着浓浓的悲情,对美好读书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家庭衰败的哀痛,对已逝母亲祖母和情深意笃的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更重要的是隐藏这些表象背后的大悲——对自身坎坷命运,特别是仕途不顺,理想难就的悲。这从对项脊轩的描写即可看出端倪:百年老屋,虽加修葺毕竟是狭窄简陋的,作者却把它写得“姗姗可爱”。读书生活难道不是艰苦的,孤寂的,作者笔下却是那样的怡然自乐,都因为归有光胸中有通过科举光耀门楣的人生理想,因而身居陋室而能甘之如饴。而且,作者为什么给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肯定有寄托人生理想,希望成为家族的脊梁的寓意。
另外,归有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科举不利的伤痛密切相关,不独祖母认为归有光将重振家声,给家庭带来希望,母亲和妻子都对归有光在科举上寄予厚望,《先妣事略》一文中有母亲中夜督促归有光暗诵《孝经》的记载,妻子魏氏也曾鼓励他:“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如今,斯人已逝,自己仍然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艰难跋涉,于是感觉愧对家人的殷殷期望,怎能不悲从中来!更明确的证据是,《项脊轩志》选入课本后被删去的一段中,作者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所以,怀念之情和身世之悲是交织在一起的。
但是,在教学中没有把重点落在对亲人的怀念上,主要是出于学情的考虑,学生基本上都能体会到对亲人的怀念。反之,学生对主题仅仅是思念亲人吗?提出疑问。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主题的分析上。
从课堂实践的情况看,学生如果不能突破基本的文字障碍,对感情的把握肯定会受影响。学生能在阅读中发现细节,并体会平凡细节背后蕴含的深情,对情感的把握上也到位。而我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怎样更好的引导,更容易理解主题,怎样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交流都是需要改进的。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