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的失望》优秀作文欣赏
乘空暇之时便去吾弟处。一是多月未见,二是我将远行。算是跟亲人告个别吧。在没有了父母的日子里,弟是我唯一的亲人了。自己成天忙碌着也没时间多关心他,每每想起心里总是酸酸的、眼不由得湿湿的。也许他是男孩粗心些的缘故,平时也难得接到他问候的电话。
我虽常打电给他,可每次他都是急充充的讲几句便挂断了,不是在酒桌上谈生意、便是在长城上。我的心失落着,这就是我唯一的亲人啦。想起我疲累受寒躺在床上时,多么想听到亲人的一句安慰,未有过。到是同事、朋友、邻居关心着,心里还是暖暖的。
顶着酷暑到弟住处,一不认识的人给开了门,走进宽敞的客厅,太让我失望了,几个打扮时尚妖气的女人围着几个男人在打着麻将,弟在其中,他讲了句;'老姐来了,自便啊' 叫什么人给我泡茶来着。桌上堆满了菜碗酒瓶。看着如此这般、怎一' 脑' 字了得。接过一女的递过来的茶,端着杯进了他的书房,关上了门。
倚靠在沙发上,看着上下几层,满屋豪华的书柜,里面装满了鲁迅、毕淑敏、张爱玲,余秋雨、芳童等等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摆在那里。在左边的书柜上还存放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红与黑,茶花女、简爱、飘......等等这些书是他在装修完书房后从老爸那、从我那、强拿过去的。可以肯定的讲,他从未真正去读过。看着满屋的中外名著,只是被摆设的整整齐齐,明白人一看就从未被拿出过。由此让我想起 [天涯杂谈]中的一篇散文; [第三只眼看书房] 这篇文章,此书是著名作家孙梦秋先生2010年末写的,作家书中描写着;
“ 我从此明白,书房在现今,更多地成为一些人装点门面的道具,而不纯粹是精神的圣地,学问的源泉。即便在古代,真正做学问的人不一定就有很好的书房。譬如,古代女人们大抵是没有书房只有闺房的,而李易安、卓文君、班昭、朱淑真、蔡文姬、苏小妹、上官婉儿、花蕊夫人等等,也能写出传诵千古的诗词,哪怕只有一首,也堪称经典。说到经典,忽然就想起前面说到的那位有着豪华书房的“封疆大史”,是常常把经典写作“精典”的。所以,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与他的书房不能等量齐观'。
孙梦秋先生此文真堪时下之经典,道出了现代有些装文化人的虚伪。喜欢读孙梦秋先生的文。感觉坦城、自然、理智、执着,文字扑实无华,没有哗众取宠之感。通过文字去反映思想、去品味、去感觉、去体会魅力和精彩、去领悟他所表达的深刻内含。其中“德”是重要的,深入人心会随着日久而弥重、会随着时间而润深。
想起那些年在父亲的指导下渐渐对读书产生了兴趣,书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份,那时我才稍稍领悟到一点文学的真缔、对文学才算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工作最初的几年里,应该说是我涉猎书籍最多、最杂、也是读得最认真的几年。记得读初中时的那些年,总是把过早的钱攒起去买书、但苦于襄中羞涩,还是租看得多,那时的图书证至今还保存着。因那是我年少时美好的回忆啊.....
总记得父亲讲的的一句话;看是一目可千行,读是字字入心坎。在那后,不管是长篇或短篇、或小说、或散文、每每闲暇时,我都会坐拥书城,闻着油墨香,感受书给我带来的那份恬淡,那份惬意......常常沉醉、常常思索。原本从文,后因父亲招人暗算,我才改变初衷。
这些年也许是因为忙,也许是娱乐的方式太多了,更多是因缺乏心情,总归是俗人、俗事、俗套、俗心,看书时多为速速流览,难得静下心用心去 读 书了。想起来真是惭愧。希望着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回归到、享受到淘书、买书、读书的乐趣里,这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吗? 迷糊在回忆中,看手表己过二时辰了,也没人来打搅,我伸个懒腰,起身。
推开门,客厅里还在继续着。我留了张纸条压在书房的桌上。迈步走出了书房,走出了客厅,没有人关注我,拉开门时听见弟在后面喊着;姐、姐....好像是追出来了。泪水在我眼里转动着,我快速的上了车,离开了那个己没有人情味的家。心里祈祷着;人们啊,多多关注自己的亲人吧,今生的兄弟姐妹,来生不一定。
[《告别的失望》优秀作文欣赏]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