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纹样创意造型设计探讨论文
摘要:中国图腾纹样是一种远古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高的地位,甚至是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纹样更是阶级社会表现等级的重要体现,古代人还赋予了纹样特殊的情感,一直沿用至今。创意造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图腾和传统纹样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无尽的启示,这些启示在创意造型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
关键词:图腾;传统纹样;创意造型
一、图腾纹样造型设计——龙
首先来说一下龙图腾。龙是百鳞之长,变幻莫测。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权力与威严,象征祥瑞。龙纹作为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装饰图案,凭借它独特的造型特征,其艺术魅力几乎涵盖了整个工艺美术领域,成为传统纹样中的重要代表。我们将传统龙图腾纹样加以提炼与改造,与现代服装化妆设计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一款符合现代人审美理念的龙创意造型。(图1)这个造型运用“龙”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祥云”组合而成云龙纹,寓意祥瑞。该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西合璧,完全西化的立体剪裁与款式,抹胸设计与包臀鱼尾,体现出东方女性的曲线美。设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将西式元素与中国传统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设计出富有传统韵味的造型,让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得到完美的体现。服装上龙图腾纹样与肩部的立体云纹是造型的亮点,是从中国传统工艺剪纸获得灵感,运用激光雕花技术在服装上营造出剪纸般的镂空效果。雕刻出象征着东方之魂高高跃起的飞龙,以及拖地的裙脚上许多翻腾的波浪和代表祥瑞之兆的祥云,取“万事升平”之意。服装中间的龙纹,为了更加突出龙的威严与霸气,上面添加了银色的亮片与亚克力钻,提升了“龙”的立体感和明亮度。在服装的用色上,抛弃了传统的“中国红”、“中国黄”,而选用了黑色为服装的基础色,加之服装上的银色图纹,增加中式服装创意后的时尚感。造型的头饰制作运用了中国戏曲中旦角发型中的贴片子,来修饰模特脸型,并用假发制作了高耸轻盈的发式,恰似盘龙腾飞。而且粘贴了与服饰相呼应的银色云纹,使整体更加协调。妆面使用立体打底方法,在眼妆上依旧采用与服装相呼应的颜色(黑色、银色)晕染,脸颊处粘贴云纹与头饰连接一体,鼻影和高光,略用修容调整,使妆面更加精致。(图2)龙作为中国古人对多种动物和天象融合创造的一种神物,实质是祖先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人们普遍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具有强大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标志,是信仰载体和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
二、图腾纹样造型设计——凤凰
凤凰和龙一样,同为汉民族的图腾,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都是古代人们幻想中的神兽瑞鸟,它的形象也是不断进化,是多种鸟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凤凰又称“凤鸟”、“五彩鸟”,雄为凤,雌鸟为凰。“凤鸟”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物,是几千年文化意念不断积极融合和发展的结果。凤纹凝聚了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情结。长久以来,凤纹所承载的传统吉祥观念和审美内涵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不仅如此,她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历史和高尚的品德根基。随着中国逐渐的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凤的形象也被世界认同、接受和喜爱,同时也给予了她跨时代的崭新意义。将凤的形象设计成创意造型,也是我们创作的重点,要表现出凤鸟的灵动与神韵(图3)。这个作品灵感来源于凤凰图腾纹样,金色的羽毛、闪闪发光的翅膀、斑斓的外表。因此服装选择以红色跟金色为设计主体,肩部采用的就是最传统凤凰纹样,裙摆运用大量的金色凤尾刺绣,整个衣服都有充满了凤凰的元素。创意服装设计的重点一个就是肩部,肩部以传统纹样为主,附加了两个凤凰形象的贴片。另一个重点是腰部到裙摆的设计,是用硬衬跟填充物把整个裙子的腰间撑起,使其蓬松,外形饱满。让整体服装更加夸张,有立体感,也再一次展示了创意服饰的特点。最外层的纱有金色的凤尾点缀,让凤凰的主题和形象更加突出。腰围的部分采用了跟衣服同系列的花边点缀,头饰用假发堆积出古典高发髻,附加红黄相间的传统纹样贴片,取“凤舞”之意,整体搭配更加协调。妆面的部分同样是以红色跟黑色眼影为主,加以金黄色系的眼影调和。运用立体打底的手法,让妆面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上眼影采用倒勾的化妆手法大面积的晕染整个眼窝,下眼睑部分用了大量的红色眼影晕染,跟腮红自然过渡,让整体妆容效果更加和谐。眉毛部分施加彩绘,表现凤凰图腾形象,妆容与服装完美结合到一起。(图4)今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凤凰的形象,已是数千年来逐步演化的结晶。其本身浓缩和寄寓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刚强坚韧的伟大精神。
三、结语
图腾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研究图腾纹样,深入探究图腾文化的语义内涵;发掘图腾纹样设计精髓,力求摈弃图腾中带有等级化的因素,运用这种民族文化设计元素来完成我的课题。真正传统民族的东西才更有生命力,更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也是我创作的初衷和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祥禽瑞兽》,孙建君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图腾与中国文化》,何星亮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传统纹样》,古月著,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