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德育课程对小学高年级的应用论文

文章 2019-07-23 09:12:17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小学高年级德育课程多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心理成长期间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结合研究型教学方式和学校德育课程,能更好地实施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德育教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从传统教育下德育课程教育的问题入手,针对研究型德育的概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小学高年级开展研究性德育课程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研究型;德育课程;小学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学生从单纯模仿周围人们的行为习惯渐渐转化为自主思考的心理状况,逻辑抽象思维渐渐开始预备成型,是尤为重要的时期。德育课程作为有关于学生心理、道德、法治、人文等等有关的生活教育类学科,需要运用有趣的课堂知识为学生提前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枯燥,难以引起少年时期的学生的兴趣,因此无法顺利开展教育。而研究型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另一种方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之间的主体性关系,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如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创新性,用更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开展德育课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与健全人格,极大增加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性价比,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传统教育下的德育课程教育问题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应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方法。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多在10~12岁,思维能力活跃,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学生就是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变得叛逆、抗拒外界。学生、教师、外界之间的关系相互牵连,常常会由于处理不好而产生反效果。

(一)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

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均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授课前备好课案和教学课程,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思路与学习方式都要按教师所安排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心理还未成型,对知识的接触需要全程跟随、模仿教师;但对具有初步自主意识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填鸭式的教学会让他们产生疑问,但无良好的倾诉途径,从而会引发抗拒、逆反心理。而且,也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评价方式的单一片面

目前我国小学的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基本是测验考核,以在一定时间内填写试卷,并算出每个人的成绩为主,甚至还会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记过等处分。学校多以每个人的评分为主,一切的排序都是按照学习成绩而定,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甚至在五、六年级阶段,学校为了升学率,将德育课取消或者改为数学、语文等主要考试科目。这不利于学生通过德育课程来获得全面的自我认知,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型德育课程的概述

(一)什么是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模式以学生学识积累为基础,辅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再通过与同学、教师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1]。在研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知识,培养了创新合作能力,也锻炼了思维方式。研究型教学着重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性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实践进行知识探索,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的探究心理和好奇心,在合作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型教学与德育课程的结合

在德育课程中,教师更加注重辅导,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教师提供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方便学生在各种环境下激发最大的自主学习性,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更为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品格道德的培养。研究型德育全面关注学生的各项发展,包括学习成绩、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的建立。

三、小学高年级如何开展研究型德育课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主导关系

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是平等的,不应该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输知识,而是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课本《语文(下册)》中的口语交际练习,教师可以不与常规教育一样布置一份作业就结束教学,而是让学生自己摸索信件的书写格式和方法,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的信件供学生参考学习,再引发学生对信件的兴趣,自发性地对信件书写展开练习[2]。

(二)利用“小组工作”的学习方式

“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组织者发起活动,通过小组成员不同的分工与互动,使小组成员能够参与到不同的语境与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弹性很大的学习方式,在群体学习里有着突出的学习效果。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回顾拓展”章节里,课本提出了“阅读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一概念,学生在攻克此问题时便可以成立“小组工作”的团队方式,由其中一人指定某篇课文,全部小组成员在不参考他人意见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看法;组织人收集好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后,再交叉讨论、交换意见,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有效沟通和交流,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研究型德育课程中引入“小组工作”,打破了一般课堂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上的实践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评定方式全面丰富化

在研究型德育课程中,问题的研究讨论都是由学生自己主导,答案也有各种不同的结果,因此,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是无法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教师可以运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各种方式与平台,从各方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动,进行多方参与彼此互评[3]。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学校共同参与到评定系统中来,实行双向评论,采取多元化的评分标准,这样的评价方法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换成主动探寻的求学者,不只是对学生的单向对比(成绩判定),而是完善整个教育体系的评分系统,做到不偏不倚、全面发展。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和自主性,这决定了他们需要多面化的教学。德育课程作为关系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课程之一,曾经在传统教学中未引起重视,导致学生身心没得到良好发展。如今结合实际教育环境和各种研究数据都已表明,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是更加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法。只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方式才是合格且优质的。

参考文献:

[1]张京京,张原瑞.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9):58-61.

[2]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0-11.

[3]仁真古.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9):225.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