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与中药药性间的关联性论

文章 2019-07-23 09:11:29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 分析文献报道的中药挥发油的促渗作用与来源中药药性的相关性。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了34种具有透皮促渗作用报道的中药挥发油,采用频数分析法、变量交叉表法进行直观分析和关联分析,并通过变量压缩法建立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来源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归经)与透皮促渗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透皮促渗效果的挥发油均来自辛味药材,阳性药性有利于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五味对于渗透效果影响不大(P=0.698 2),而四气和归经对于渗透效果影响很显著(P=0.011,0.077),四气的影响尤其大。提示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与来源中药药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关键词] 中药药性;透皮促渗;中药挥发油;数据挖掘;一般线性模型

经皮给药是传统中药仅次于口服的最常用给药途径,但由于皮肤屏障尤其是角质层的屏障功能,经皮给药往往吸收不佳,应用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 PE)是提高外用制剂经皮给药生物利用度的最常用方法之一,目前主要以应用化学促渗剂为主,如氮酮、二甲基亚砜、油酸等。

中药挥发油是一大类重要的有效成分,也是近年来PE的研究热点[12]。与现有的化学促渗剂相比,中药挥发油具有以下3个优点:①透皮促渗作用更强,②皮肤毒性更小,③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能够与被促渗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往往优于其所含的单一萜类成分,体现出多成分协同作用的优势[34]。

但是,目前中药挥发油作为PE的应用尚缺乏系统研究,在作为PE选用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药药性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数据挖掘,力求探讨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性能与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等基本药性的相关性,为中药挥发油作为PE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文献研究

对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的中文文献(截止到2014年6月)进行了系统整理,发现共有34种挥发油有透皮促渗的报道,其中21种挥发油有透皮促渗2种以上成分的报道,本文以某种中药挥发油被报道的透皮促渗成分的数量来表征其透皮促渗效果。

文献报道能够充当PE的中药挥发油有薄荷油、辛夷油、细辛油、荆芥油、防风油、羌活油、松节油、藿香油、苍术油、砂仁油、豆蔻油、草豆蔻油、草果油、干姜油、肉桂油、吴茱萸油、小茴香油、八角茴香油、丁香油、高良姜油、花椒油、荜澄茄油、陈皮油、木香油、沉香油、香附油、艾叶油、川芎油、莪术油、石菖蒲油、当归油、益智仁油、肉豆蔻油、蛇床子油,共计34种。

2直观分析

2.1频数分析 传统的中药分类方法主要按功效分类,有11类中药的挥发油有透皮促渗报道,见表1,可见以温里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报道最多,其次是解表药和化湿药。从药材来源分析,共涉及14科,见表2,以姜科最多,其次是伞形科和芸香科。

根据药性中的五味(辛、苦、甘、酸、咸)分析见表3,每1味中药中都有辛味,其中12种中药还有苦味,其中只有4种中药含甘味,均不含酸或咸味。根据药性中的四气(寒、热、温、凉)分析见表4,可见以温最多,其次为热,凉只有1种(薄荷)。根据归经分析见表5,34种药材中归脾经为最多,占26%,其次为胃经、肾经、肝经、肺经等。

2.2单一因素透皮促渗效果 主要分析来源中药药性与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的关系。

五味与促渗效果散点图见图1,辛味的促渗效果较好,而酸味、咸味都没有促渗效果,此外,甘味虽然品种少,但效果比苦味好。

四气与促渗效果散点图见图2,寒无促渗效果,而温效果强烈,凉由于只有薄荷1种药材没有普遍性,热虽然品种少,但效果优于大部分温性中药挥发油。

归经与促渗效果散点图见图3,归三焦经、心包经、胆经、大肠经的中药挥发油几乎没有促渗效果,而归肺经、肝经、脾经、肾经、胃经的促渗效果好。

3关联分析

3.1四气与五味 四气与五味的联合交叉计数图见表6。温和辛的组合最多,其次为温与苦、热和辛的组合,其余组合很少,空白处则表示没有组合匹配。

将每1种组合的促渗效果采取均值。计算公式如下,其中Aik表示四气寒热温凉每一气取值的集合,Bjk表示五味辛苦甘酸咸每一味取值集合,Cij表示药材中同时含有四气五味中某2种组合,Cij=Sij表示同时含有四气五味中某2种组合的集合个数,Cij→Vp表示同时含有四气五味中某2种组合中所对应的促渗效果,ij表示同时含有四气五味中某2种组合中所对应的促渗效果的均值。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