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德育生态性危机论文

文章 2019-07-23 09:05:16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国转型期社会的剧烈变动,导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信仰滑坡、丧失理想、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情况给学校德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而德育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却处处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使得德育工作呈现出生态性的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主体地位被忽视。德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人的思想和灵魂的升华。而现实的德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采用单向注入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德育对象出现了“物化”的趋势。德育中只见教条不见学生,只见规则不见人,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美德袋”。本来应该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就变为盲目地遵从规范和机械的行为操练。被动型、统一性、刻板性构成了现代德育的一贯特征。这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是将德育简单化、物化、量化、功利化的错误。这种状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和道德行为的两面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缺乏对生命的起码尊重、失去对幸福的执著追求的被异化了的人。

第二,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断裂。学校、社会和家庭是一个统一德育的生态整体,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了学校德育宏观和微观的生态环境。德育的生态性要求将德育生态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德育合力。而现在的学校德育更倾向于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所谓“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学校德育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造成了德育对日常生活的疏离与分裂,使德育渐趋概念化。这种经过“净化、纯化”和简单化的社会环境,人为阻断了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关系,使学校德育走向一元封闭,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建立。

第三,德育内容缺乏生命力。德育内容重复雷同,中学和大学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在讲同一个的内容,没有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一再重复的教育内容,固然有助于强化印象加深认识,但若了无新意则会降低影响力,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同时,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还存在着彼此矛盾甚至混乱和颠倒的情况,如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而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规范教育,既违背了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了德育的发展规律。横向和纵向的牵制生态关系,使得德育的正面影响力被消解、德育的合力降低。而社会上的消极思想不断侵蚀着学生的人生观,这些让人困惑的问题在德育教学内容的滞后的情况下又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使学生在教育影响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选择困惑和接受障碍,进而丧失对德育的笃信程度。

德育还存在着重视德育的认知,忽视德育情感等问题。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道德认知固然是德育建设的出发点和基础,但是只强调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育,则会使学生陷入知行分离、知行不一的误区。

第四,德育方法机械性。德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德育效果的好坏。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与心的交流,是在寻常的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的是天长日久的德性的量的积累。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说理教育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也是很重要的德育方法。但在现实的德育中却存在着德育方法的“非理性化”现象。道德教育无视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生长规律,未能具体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强调单向度的德育灌输和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这种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方法智育化的模式,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缺乏感召力。

德育的生态型危机已经使德育处境堪忧、步履维艰。面对困难,应该积极筹划德育策略来化解困境。危机既是困难,也是契机。会想是会干的前提,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于正确的行动起着先导作用。德育的生态性的特点和德育当前的生态性危机困境,要求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观。

德育生态观就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德育工作中,用生态学的观点及其精神构建德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念,进而培养具有完美道德人格和健全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生态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树立实践性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实践的观点是生态德育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德育建设的本质是实践。德育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等环节构成的整体。德育的目标是实现知行统一,落脚点是在行为。道德认知,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树立学生完整道德人格。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为贯彻德育的实践性观点,德育工作者应尝试走出课堂和学校,使德育走近现实、走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构建德育价值观。

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情境的模拟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也可通过游览革命胜地、瞻仰历史古迹、进行道德行为训练、造访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课外德育实践性教学。德育立足于实践,可以使学生从亲历、亲为中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对纷繁复杂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尽量避免德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防止德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错误,避免学生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另一套的分裂倾向。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当前我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也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德育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学校德育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的德育生态观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造就学生自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铸造学生健康向上、饱满自信的道德人格。

德育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过程,需要主体的自我完成。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外在的任何力量都只能影响人,只有人自己才能造就自己。在德育问题上,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的可能,反对任何德育决定论和宿命论。

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尊重个性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要防止德育只见规则不见人,只见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不见和风细雨的心灵呵护的德育“物化”的错误倾向。

第三,树立动态平衡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平衡性。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德育的生态性也要求德育做到动态平衡。德育的动态平衡要求我们时刻把握德育实践与德育理论的动态平衡、德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动态平衡、德育与社会人际关系的平衡、学校德育与外部人际关系的平衡等。平衡是德育的追求理想,失衡则是德育的常态。德育就是在失衡和平衡中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无限趋近于平衡的。德育动态平衡的支点是生活,学生品德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必须立足于生活源泉,德育应该随着生活流变,在不断地汲取和补充中实现追求的永恒发展。

第四,树立系统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开放性。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过程,不单单是学校的德育,还包括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德育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德育必须置身于德育的各个系统之中,将学校和整个社会有机联系起来,避免德育的局域生境效应。

局域生境效应又称花盆效应。花盆种植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环境,生长于花盆中的作物适应了半人工的舒适环境,使得它们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活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就经不起风吹雨打,受不住高温或严寒。这种局部生境会使生长在其中的植物,对花盆这种半人工生态环境产生依赖,而对真正的纯自然环境则无法适应,甚至会被自然无情淘汰。

学校就是一个德育的局域生境,封闭和半封闭的学校德育系统,是教育工作者营造的简化和纯化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确实能够使学生净化思想、陶冶情操,但也容易使得学生脱离实际,不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在学校中养成的品性也许能够很好地适应学校环境,但是一旦离开学校,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则会出现不适应。这必然导致学生思想迷茫,甚至误入歧途。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学校是一个公认的好学生、好孩子,到社会上却不是被认可的好公民,有些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德育局域生境效应的有力证明。

为了避免德育的花盆效应,就必须提倡德育的开放性。

德育不单单局限于课堂德育,还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直面学生面临的各种德育难题。在德育途径上把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社会德育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各种德育资源,拓宽德育空间。在丰富的社会大环境中接受德育熏陶。

第五,树立网络化德育观,提高德育的时代性。当今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青少年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确实造成了对德育环境的污染,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侵蚀,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很多德育工作者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

但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在它的消极性有目共睹的同时,它也有传统德育环境无可比拟的优势。

网络具有时空优势和自由的优势。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全球范围的人们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不受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和上课时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是个虚拟空间,大家可以卸下思想包袱,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敞开心扉地进行无障碍交流和沟通,这就意味着德育工作者更容易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提高德育的应对能力。大胆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将网络建设成为传播真善美的德育载体,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教育者要善于络相关知识,并通过建立德育网站、网上心理咨询、BBS交流、QQ天、MSN互动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参与网络生活,开拓德育的空间,提高德育的时代性,让我们“不教而教”、让学生“不学而学”,提高德育对时代的适应力。

第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增强德育的生命力。传统德育是“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可言。要增强德育的生命力,必须要求教育者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审视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德育的全面性和德育的持续性。德育就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教育。德育的全面性要求德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具有持续性,人的德性发展是人的一生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今天的学校德育不仅是为了学生现时的道德发展,更是为了将来的终身发展。现在的德育是未来德育的准备和基础。囿于现代学校德育的局限性,人的德性发展问题不可能在学校教育期间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为此,德育必须倡导终身德育。终身德育是伴随人的一生持续进行的教育,其目的是满足个人德行永恒发展的要求。人只要生存,就要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己的道德人格,终身德育是思想品德、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不断地吸收、内化、升华和实践的过程。坚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才能焕发德育功能中蕴藏的强大生命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