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寄情思论文

文章 2019-07-23 08:44:15 1个回答   ()人看过

高考作文,除了引导学生在内容素材方面多积累,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关照心灵,尊重人文情怀,重视哲理思辨外,在结构上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则是引起阅卷人注意、提高作文分数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做到呢?

一、借鉴

1、取法于本,揣摩思考。

从课文中找出结构严谨的文章,让学生揣摩思考,注重思悟文章的结构脉络。如张洁的《我的四季》,文章以生活的四季喻指生命的四季。四季犹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收获浓缩在“四季”里,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的阅历浓缩在表述四季的文字中。人生,有播种的春,有耕耘的夏,有收获的秋,也有在回顾的冬。高考作文题“季节”可借鉴思考这篇文章。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以“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以三种激情构成贯穿全文的三个侧面。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中“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多种感悟的立体交融,使读者也沐浴在“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意境中。再有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这一些千古美文都是学生写作借鉴的典范。

2、品读美文,借鉴提高。

在平时,注重搜集结构谨严的时文美文,让学生去借鉴,去思考。如冰心的《谈生命》,“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作者选择了“树”“河”为喻体,具体阐释了对生命的思考。张晓风的《春之怀古》以“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领起几个段落,体现了对现代社会环保的思考,体现了对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好春天的追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则从父母、工作、朋友、子女等角度阐释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体现了自己多生命个体的张扬。《感动是一种养分》《我要笑遍世界》等,都是结构严谨而又清晰的文章。学生将其结构了然于胸,自然会在作文中借鉴运用。

3、借鉴满分作文,把握精巧结构。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中选取优秀的文章,分析其严谨而精巧的结构。如《冷香飞上语文》。文章开头两段提出“语文是什么”的问题。下文用三个段落回答这个问题。第三段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大自然中的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溢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青天里的一行白鸳,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作者赋予语文以形状,让我们感到它的真实存在。第四、五段写生活中的语文。当你听到歌声时,想记住歌词,看到画时,“想用华美辞藻来形容它”,演讲、组织稿件、主持会议等,这都是语文;同样,古人用千变万化的声音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也是语文。总之,文章用“语文是什么”这一问题将三个看似零散的段落贯穿在一起,使它们像穿在一起的风铃,摇曳出悦耳的声音,形象地阐释了语文的内涵,紧扣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从高考满分作文中去体悟思考吧!

二、思考

感悟经典文章,明确角度。学生拿到标题或作文材料,要注重确立写作的角度、切入点。怎么更好的确定几个侧面,快速列出结构提纲则是关键的一步。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从“时间、空间、性质、对象、原因、方法、结果、感觉”等角度去思考。如以“触摸乡村”为题,可引导学生作如下思考:可以从性质思考,乡村是秀丽的,乡村是淳朴的,乡村是闭塞的,乡村的渐渐消失引发我们内心淡淡的忧伤;可从感觉入手,看一看乡村的风貌吧,听一听淳朴的乡音吧,嗅一嗅乡村的风味吧……调动多种感觉,让乡村立体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可从空间角度思考,从乡野写到果园,从果园写到村落;可从对象角度思考,从乡音、乡情、乡貌等方面加以描绘;可从时间角度思考,从春夏秋冬等不同时间描写乡村的特点,也可以从意象角度上设喻,乡村是一首田园诗,乡村是一幅淡墨画,乡村是一首民谣曲……角度有了,思路开阔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自然能够汩汩而来。

三、模仿

1、分侧面、分点训练。

将文章从不同角度分为二至四个点,即可迅速地将文章结构成文。以“植一朵水仙花在心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从结果角度思考,从认知、情感、行为三点上围绕中心找准三句话列出提纲:植一朵水仙花在心中,让我们的精神更高洁;植一朵水仙花在心中,让我们的思想更深邃;植一朵水仙花在心中,让人的行为更脱俗。但此类文章切忌写成多中心的文章。

2、反复咏叹,一句话点题训练。

将文章的中心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用这凝练的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化中心。如以“滴水藏海”为话题构思文章。我们从5?12大地震中看到了温总理的高贵品质,可用反复咏叹的结构形式加以赞颂:总理啊,您的一言一行透露出您对人民无微不至的关爱;总理啊,您的一举一动展示出似海般的宽阔胸怀;总理啊,您的一个眼神蕴含着四海神的真情;总理啊,您的彻夜未眠隐藏着您对生命的敬重;总理啊,您是人民的好总理,从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强的中国人民,从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四、训练

示例

1、以“一路有你”为题,构思文章。

分侧面、分点训练:

一路有你,我的生活充满诗意;一路有你,我的灵魂不再孤独;一路有你,我的前途不再迷茫。

反复咏叹:一路挫折,一路风雨,我能坦然而过,只因有你。

2、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构思成文。

反复咏叹式分侧面训练:用“忘不了,忘不了那童年的乐趣”作中心句贯穿全文,具体可从形、声、色三个侧面构思主体:忘不了,忘不了那山上的红酸枣;忘不了,忘不了那水中的笑语;忘不了,忘不了那山坡上的羊群。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