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比较研究论文

文章 2019-07-23 08:27:16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供应链管理理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也逐渐得到应用,因此,服务供应链成为了供应链理论研究的一个全新方向。鉴于服务供应链与传统制造供应链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在供应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二者在概念、特征、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制造供应链;对比研究

目前,现代服务贸易以及非生产性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项崭新内容,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根据中科院最新预测,“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将会占GDP比重的48%,届时,我国很有可能迎来一个服务经济时代。因此,如何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已成为当今实业界和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服务供应链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通过对服务供应链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探索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在定义、特点、管理、运作等方面的异同,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选择提供参考。

服务供应链的内涵与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制造业的逐步发展,供应链管理逐步向服务行业拓展,并成为指导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

1.服务供应链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供应链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这几种不同的概念同时也代表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现状。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类(见下表):2.服务供应链研究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协调、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信息共享系统规划、战略伙伴关系管理、绩效评估系统等传统研究范围。这些理论对于现代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美国学者Lisa M.Ellram在2004年首先提出了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即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和资金管理。

其后,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供应链进行了诸多研究。

国内学者以某些服务行业为研究背景,试图建立该行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主要包括:田宇、申成霖等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张英姿、黄小军等对旅游服务供应链开展的研究;阳明明等对港口服务业的研究等。

服务供应链与制造供应链的区别

服务供应链与传统制造供应链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服务产品与制造产品的本质差异所形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思想不同。传统的产品供应链是以某个制造企业为核心,通过链中不同节点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环节,将原材料转换成产成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而服务供应链的管理,则是针对为顾客提供服务这一过程的集成,是供应链内企业合作完成一个完整服务的过程,通过服务的规划、设计、执行、完善等来实现。

2.控制对象不同。

制造业供应链的控制对象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而服务供应链的控制对象为顾客流、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对于服务供应链来讲,服务是核心任务,并不必然存在有形的物流,服务企业主要是通过生产和提供服务来产生价值获取利润。

3.对时间的响应模式不同。

制造业供应链中,企业对其下游顾客(包括法人及终端消费者)需求的响应,具有滞后性,即顾客取得产品与信息反馈存在时间差。而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时并存的,服务提供商可以及时了解客户反馈信息。因此,他们对其下游顾客的响应具有即时性。

4.各方参与程度不同。

服务的供应与交付具有同时性,这就要求服务交易从初始就进入一个全新的动态执行管理过程。要保证服务的最终交付,服务供应链中的供应商、服务集成商、渠道商、顾客都要参与到整个过程当中,各参与方有不可分割的特质。而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各相关企业,只需完成与自己直接相关的环节工作内容即可。

5.管理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

制造业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类型相对简单、数目固定,其组成要素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而且由于制造商的行业类别、技术条件等的限制,使得供应链内企业的关系相对稳定,协调简单。而服务产品具有多样性,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类型要复杂的多,因此,对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能力、核心企业的整合、协调和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趋势

结合服务供应链自身特点,如何将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理论,更好地应用到服务供应链管理中,将成为一种研究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鉴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和基本框架尚未有一个明确和统一的观点,因此,对于服务供应链的理解能否统一;几种观点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如何进一步明确服务供应链的内涵等,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趋势。

2.一个优秀的服务供应链能否提升企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绩效提升能否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以及是否存在某种中介促进二者之间的作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加以论证。

3.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设计和合作伙伴的选择,作为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也将成为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

4.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服务质量很难像产品质量那样进行测量和监控。因此,今后的研究将进一步侧重对服务协议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控制。在服务外包过程中如何规范服务采购流程,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进行服务质量监控等相关内容,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5.在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由于服务质量的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其测度方法,也将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6.在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能力将取代产品供应链中的库存来缓冲供需矛盾,服务型企业的服务能力管理将变得极为重要。另外,服务能力的传递、控制与执行能力的研究,也应深入探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