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公司农业技术的研究分析论文

文章 2019-07-23 07:27:41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灌溉技术

中国农业实质上属于灌溉农业,灌溉工具的优劣对这种农业的影响至大。高邮地区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车口不住敲,家里不住烧,路上不住挑,心里不住焦,打点粮食跟水漂。”足见灌溉农具对农业生产乃至农民生活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灌溉农具几乎没有什么改进。就江苏而言,农村传统灌溉农具主要是龙骨水车,动力有人力、畜力、风力三种,习惯分别称脚踏车、牛车、风车。这些灌溉农具与西方机械化灌溉相比,已经落后很多。有鉴于此,江苏不少士绅组织了灌溉公司,大力引进和推广灌溉机械,促进了灌溉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可以说,近代江苏农业机械推广比较成功的也主要就是灌溉机械,尤其是在苏南地区,其应用范围最为广泛,超过了其它任何农业机械。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灌溉公司的组建,因为正是它们的财力、设备和组织,才能使灌溉机械得以普及推广。早在清末,镇江就有士绅办起灌溉公司,投资购置西方新式灌溉机器为田主灌田,收取费用,“窃照泰西取水灌田不劳人力,永无旱涸之虞,今深悉其装造之法,业已禀明道府县,蒙道府宪允准,出示照办,谨将章程明议于左。……议镇邑七乡,每乡设大机器两座,小机器十余具,共需大机器十四座,小机器一百余具。其机器入地,装深二十余丈,不等。总以得水多为度,水由地脉贯注,故取之不竭。灌田不劳人力,永无旱涸之忧”。可见机械灌溉远比人工灌溉要优越得多,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可以解决旱涝之忧的问题。1907年,《申报》又报道镇江有士绅购置吸水等机器进行排灌,并准备加以推广,“巨绅李维之观察有志实业,特在某洲置地一区,商准宗能述大令,先行购运吸水等机器到镇,试验种植,俟有成效再为推广云”。这样的报道在清末报刊上屡见不鲜。民国时期,使用灌溉机械的区域更加广泛,其中最典型的地区就是无锡。无锡是素以水稻生产为主的水网地区,对农田灌溉一向十分重视。早在清末,无锡就有使用抽水机进行农田灌溉的。辛亥革命后,无锡城市中工厂日增,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集中,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有所增加,特别是排灌能力较强的新式抽水机,更受农村的欢迎。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无锡有些灌溉公司开始使用机器戽水船。如l927年,杨愚如筹建机器戽水船同业公会。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仅无锡一地就拥有委员九百多名,这说明,用内燃机带动的抽水机在农村中已经较为普遍使用。这些机灌商人把抽水机装在船上,运行到各抽水地点戽水,以充分发挥抽水机的效用。机灌商人为能得到当地绅董的支持,大多和绅董合伙经营。他们采用“包打水”的办法,即把约定区域内的水田,从插秧到成熟全包下来。在插秧之前,机灌商就和所包区域内的农民订立合同,先收二至三成戽水费,其余在稻谷登场后结算。机灌商因有地方绅董为后台,农民不敢拖欠戽水费。这一灌溉技术的应用对无锡而言可谓意义重大,正如黄宗智所言:“工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的结合使这个县(无锡)比中国任何其他的地方都更为农业现代化。机灌船活跃在天然和人工的河网,灌溉着田地。……这一技术一旦出现,马上为农村所接收,因为一个人操纵20匹马力的马达一天能灌溉整整50亩稻田,而两个男人用桶挑一天才1.0至1.5亩,两个男人用传统的脚踏水车一天也不过2至3亩”。这种机船的灌溉方式,主要是通过内燃机带动船上的小型龙骨水车进行灌溉,实际上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械灌溉,只不过是一种土洋结合的过渡型的灌溉方式。尽管如此,它还是比传统灌溉工具要先进一些。除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灌溉公司外,无锡还有士绅创办了以电为动力的灌田公司。如无锡开原乡荣鄂生、富安乡乡董汪某、扬名乡乡董陈某等仿照武进电力灌田方法,组织电力灌田公司,承包农田戽水,准备从开原、富安、扬名等乡试办,将来逐渐推广。电力的应用,更加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使灌溉技术又有了质的飞跃。显然,这与士绅们的推动不无关系。总之,在近代江苏引进和推广的农业机械中,灌溉机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灌溉公司在普及推广这种农业机械的过程中,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一家一户的小农家庭难以办到的。

二、肥料生产技术

清末,江苏已经有士绅创办了生产和销售化肥的农业肥料公司,这在全国来说,也算是比较早的。1906年,苏州绅商张惟一等人认为,“吾吴农业甲于他省,迩年以来日渐凋敝,收成短歉,良由粪壅不足,致地力硗瘠也。各国农政,皆专设肥料厂,收集各种肥料,研究性质、物土之宜,以售农民,诚为善政。吾吴街衙粪秽充斥,行者厌恶,亟宜设法屏除”。于是他们决定集股创办农业肥料有限公司,“先就苏城内外分区筹办,将为农业肥料屯积厂地,以资研究,并禀请商务局准予专卖”。设立这样的公司大有好处,“非第于农务大有深益,而街道洁清,庶几警政可举矣。事虽猥琐,而利用无穷,度亦商民所乐从焉”。为此,他们还专门制定了招股简章,其内容如下:“

一、本公司招股商办,每股洋五元,招足二千股,计共洋一万元。

二、本公司先由商会提议,允许代禀商务局及警察局立案办理。

三、本公司招股,每股分两期缴足,第一期于某月、日起,某月、日止,缴洋两元;第二期于某月、日起,某月、日止,缴洋三元。每期掣付收条,俟缴足后换给股单息折。

四、后入股者,本公司酌定常年一分起息,息银自每年正月结帐后凭折支付。

五、本公司除分给官利外,每年赢余分作二十股,以五股提作公积,三股作办事人花红,十二股派作各股东余利。

六、本公司如有认百股以上者,即为本公司议董。

七、本公司拟就城外设立总厂一所,以存储肥料,城内按区分设办事所,以资就近督收。

八、本公司自第一期股银缴齐后,再行开会集议详细章程,布发公众。”

股份制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该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为其顺利开办奠定有利条件。制定完章程后,张惟一请苏州总商会代呈商务局和巡警局立案办理。但巡警局以事关卫生,且该商所拟章程过于简单而生猜忌,希望商会再“悉心体察,妥议章程”。苏商总会一方面当即复函,指出“苏城街道向不清洁,卫生有碍,殊于警务攸关,张绅拟办肥料公司,以尽人厌恶之粪秽为培壅谷木之资料,清洁街道而益农业,一举两得,莫善于此,舆情断无不洽,一切亦无窒碍”,恳请警务局先允许该公司开办;另一方面要求该公司酌拟详细章程。因此,1907年,张惟一等重新拟定了更为详细而完整的开办章程:一界限城内外坑厕各有业主,应由该业主自行清洁。所有人家拉(垃)圾、柴灰、以及路头尿溺、马粪等,概归肥料公司收取。

街道一律责成打扫洁净。一招股粪业各有地段,于段中人家收粪情形极熟,收取肥料办法亦与收粪相似,公司股本应由各粪业承认一半,荐举办事一、二人,以资熟手,一半另行招集。一津贴拉(垃)圾、柴灰等类卖与农家,所值无几,公司创办,势必亏耗,而街道则已一律清洁,旧设之清道局可裁,应以该局额支酌予津贴,俟将来肥料制成,公司获有利益,即行停止。一分区城内分为五区,须就出城河道之远近为断。择地设立总公司于适中之地,设总公司以便统辖。城外按五门分隶,胥门无水城,划归盘、闾两门。一储所储料所于闾、盘、葑、娄、齐五门外各设一处,须沿河旷地二、三亩,围以竹篱,结草屋数椽,雇人看守。一运载每储料所设摊船数只,多寡视事之繁简酌定,参用清道人夫。

每所立一夫头,由该夫头督令各船人夫黎明进城,各就画定区域挑运肥料下船,满载出城,归入储所。街道如有不洁,惟该夫头是问。一给价收料人夫除酌给工食外,每日所收肥料,由储料所办事人过磅,按磅酌给价值,以资鼓励,收料自勤。人家柴灰向本卖钱,由该人夫自给,公司不再发价。一制造外国讲求肥料须以化学制造,公司应聘精于理化之人,指授工人造成各种有用肥料,发卖农家。一实验各储料所旁各购田地若干,俟肥料造成,即辨土性、物性之宜,讲求种植,非特以资实验,且为各乡农倡,俾农业日有起色。一余则公司应给常年利息,以及日后得有余利如何分派,一切未尽事宜,俟公司成立时自行酌核。该章程中的内容确实比之前的章程要详尽得多,涉及到肥料公司的资本、生产、收益、分配等方方面面。最终,在苏州总商会的协助下该肥料公司得以顺利创办。该公司是一个生产部门,相当于一个化工厂,而不是单纯做生意的销售公司。肥料公司的创办,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肥料生产技术在江苏的普及推广。在当时国家的电力、化学与化工基础还很薄弱的条件下,能够开办这样的农业肥料公司,开办人的勇气着实令人钦佩。

三、林业技术

因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有诸多好处,所以近代江苏的士绅们纷纷投资于林业,特别是组织了很多林业公司,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一些先进的造林技术得以借鉴和应用,并且还引种了国外优良树种。士绅们经营的林业公司,有的纯以新法种树为主。如清末海州士绅宋治基等创设了云台树艺公司,招募农民开垦云台山一带的官荒,这样,“地方饥民,藉此工作糊口,不致流离失所”。该公司先后共种植各种树木1400余万株,成效显著。可见植树造林既为士绅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又解决了部分流民的生活问题,可谓一举两得。1906年,丹徒士绅黄鼎和袁仁茂等集股5万元创办利用树艺公司,购买荒地千亩,用新法遍种桕树。次年,扬州士绅周震筹集资金10万元创办崇实树苗公司,于甘泉、仪征两县买地开荒,种植树木。镇江士绅汪凤瀛纠集股本创办茂达公司,就镇郡城外购置荒地,用新法试种竹木果树,并兼营畜牧业。1908年,翟炳焘等在句容县创办句容浮麓公司,集股1万元,经营近代化的林业和畜牧业。句容县士绅以县属各乡荒地甚多,决定与政府官员合筹资本开设森林公司,用新法种植树木,以兴实业。这类林业公司,有的是士绅集资创办的,有的是士绅与政府合作创办的,主要以植树为主,但大都应用近代化的造林方法,推动了江苏近代林业的发展。有的公司除用新法造林外,还推广近代化的作物种植技术。如江宁府属荒地甚多,历任督抚都饬令各属设局督垦,劝民分别地质,或种禾稼,或种瓜果及一切材木,以开辟利源。于是,省垣绅富决定仿效云台树艺公司,集股在元武湖及钟山等处设立林业公司,用新法试办树艺,兼种禾稼、瓜果。有的林业公司或试验场专门运用近代技术种植果树。如民国初年,无锡士绅杨寿楣在太湖边南独山禜头渚创办禝实植果试验场,占地六十余亩,专种水蜜桃、大正桃、美种梨、杏等果树,共有八千余棵。因种植技术先进,“浇灌得宜,颇易长发”。1918年,如东绅商袁镜波在掘港创办复记公司,占地233.80公顷。四周围堤,中心大路旁及河边两岸栽白杨和柳树,公司办事处门口外有2公顷果园,以桃、梨为主。1925年,川沙士绅顾济伯租用三王庙六亩庙产,建立南洋公司,运用近代技术种植桃树。因种植精良,出品推销甚广。这些林业公司对推广近代化的果树栽培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有些士绅还很重视引进国外优良树种。江苏的林木引种工作历史较早。早在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时,下令在京师朝阳门外的紫金山南坡,营造油桐、棕榈、漆树三园,造林50余万株,这实际上是一次较大规模的树木引种工作。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驻日本副使张斯佳从日本带回刺槐种子在南京试种成功。这是近代江苏从国外引进树种的开始。此后,江苏不少士绅便开始引种国外树种。民国初年,张謇从德国购买刺槐种子136余公斤,分发给包括江苏在内的16省,江苏分得种子约在4.5-9.1公斤左右,主要是分给南京义农会于紫金山育苗造林。1916年,林学留学生陈嵘引进刺槐和日本黑松种植于江浦老山林场。30年代初,如东士绅王庭松在掘港创办试验农场,之后在掘港北郊栽培苗木,占地1.33公顷,从掘港北洋桥向北3公里复记公司大道两旁开始种植德国槐和梧桐树。引进优良树种,是近代化的林业技术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江苏士绅对此也非常重视。这对促进江苏林业技术的提高和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有利的。由于江苏士绅以及他们所创办的林业公司或农场,能够将先进的林业技术应用到植树造林的实践中,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江苏高等学堂毕业生杨星房纠合同志开办了溧阳吉金树畜公司,“购置丫髻、瓦屋两山麓荒芜田山二万亩,招工开垦已近半载,现在种植松、茶、桑、杉等秧千万余株。据该处土人云,该公司种植之际,适值春雨缠绵,各木植都已欣欣向荣,将来必成南方森林荟萃之区云”。1906年,士绅徐在滋与徐翰淦、李逢广等人,在宜兴湖口乡均山永丰区之分水岭一带,创办了阳羡垦牧树艺公司。该公司共占地六万余亩,除种植稻谷、竹、茶、芝麻、山芋及各项杂粮外,还饲养猪、牛、羊。巴拿马赛会举办时,该公司出品的茶叶还获得过金色奖牌。据民国初年统计,仅就种植松树一项而言,成活在十年以上者,已有五十万株,成活在八年以上者,已有七十万株,其他杂树共有二十万余株,堪称造林巨观。又如,清末句容士绅创办的种植、浮麓、暨南和明志等林业公司,各有地数千亩不等,先后种树七八十万株,至民初,四五十万株树均已成林,成效非常显著。再如,金坛士绅冯煦于清末所创办的坛溧树艺公司,及至民国时期已逾十年,资本一万五千元,占地三千余亩,植松树五十余万株,业经成林。其他杂树也很茂密。该公司植树造林的成绩也非常优异。这都要归功于士绅们对近代化林业认识的深入,逐步形成了近代化的林业科学思想,从而能够指导他们在植树造林中应用近代化的林业技术。这正体现了近代科技的巨大功效。

四、结语

无论是垦殖机械的应用,还是灌溉机械的推广,都体现了江苏近代农业技术的大大提高,促进了江苏传统农业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而如此较大规模的推广农业机械,这是旧式家庭经营模式的地主、富农以及小农很难办到的。江苏众多的地方士绅,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创办了诸多先进的农业公司,大力推行近代农业技术,这是值得称道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推广新式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士绅们还很重视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例如有些林业公司在植树造林的实践中,法治观念也在不断增强,纷纷要求地方政府对林业公司的既有成果予以保护。如清末甘泉西北乡一带旷土颇多,长期无人过问,于是扬州士绅陈某等便筹办了农林公司,广种树木,并恳请政府“出示保护”。再如,应海州云台树艺公司的恳求,该州地方官立即出示晓谕附近居民人等,“一不得盗窃树木,二不得放火烧山,三不得樵山割草,四不得纵放牛羊践踏”。规定自出示以后,徜敢故违,一经访闻,或被树艺公司指名移送,定即严行究办,以儆效尤,决不宽贷。为了确保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果不被破坏,地方士绅们确实还是做了不少工作。总之,这些农业公司的创办,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次创举。不久以后,有的破产,有的在市场竞争的重重严酷考验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农业公司毕竟是新生事物,是近代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股新生力量,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对推动江苏传统农业的近代化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江苏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地方士绅们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