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装潢与版本
传统典籍上很多优美的装潢与版本体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本文为大家介绍古籍的装潢与版本,欢迎阅读。
色彩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往往为多种艺术形式所通用。内府书籍的书衣、书函等处所用的色彩与一般官、私机构制作的书籍迥异,主要有以下三种:
1、黄色(以明黄为主,间有浅黄、鹅黄等);
2、红色;
3、深蓝色(又称磁青、石青等)。
以上三色,彩色度都很高,属于强纯度色。它们附着在书面上,鲜明、浓重、易见度高,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从清代的各种档案中可以了解到,内府书籍不仅内容是“钦定”的,连刷印部数、装满材料、色彩等也都是“钦定”的。最为典型的是一些呈文中“奉旨”用“黄绫面”的记载。饰以黄色的书籍,主要是记载本朝皇帝方行动止等内容的专书,如《圣训》、《实录》、《本纪》、《玉牒》等,也用于“钦定”的儒家经解、则例、律令、方略、时宪书等等。一般而言,每种色彩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表达相应的意义。但是,一种黄色能用于多种书籍,说明是色彩以外的另一种东西,即象征意义——一种抽象的、无形的东西在起作用。
古代的书面色彩象征什么意义,文献中并无直接记载,然而使用中却又极有规律,说明不是始于清代。某种色彩以作为象征,一定是实行既久,与传统密切相连,人们对它的意义已有所了解。否则,不明其意,就达不到象征的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古人的用意,根据封建制度代代相的特点,简略回顾一下黄、红二色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
中国社会自古所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可谓历史悠久,根深蒂固,曾经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色彩的使用当然也不例外。色彩已成为表胆社会阶层或等级身份的标识。其实,就色彩本身而言,开始并不含什么尊卑意义。比如黄色,《易坤·卦文》言:“天玄而地黄”,其最初的意义是指自然界中的土地之色,《论衡·验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古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居中,故以黄为中央之正色。对于正色,孔颖达疏引黄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黄是也。”正色、间色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对色彩进行人为的等级划分的开始。从此,自然界的各种色彩被赋予了贵贱、尊卑等不同意义。正色的等级高于间色,皇帝的建筑、衣冠、车辆等都必须用正色。
然而,五种正色中,黄色又与其它色彩有所不同。古有“黄旗紫盖”的迷信说法,指天空中出现的一种云气——“天子气”,以为帝王应运而生的气象或征光。珲传说黄帝服有、戴黄冕,后汉安装期道教推崇黄老,故冠服尚黄,并传说“黄衣当王”,张角等始服黄衣、戴黄巾。汉制,惟皇帝得用黄屋,因特指帝王车。由于黄色与帝王联系渐多,于是黄色渐为帝王所专用,如唐代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五玺戒诚信,黄屋示崇高”。可见,黄色作为帝王的象征并非从清代才开始的。
自隋代起,“天子服专尚黄”。唐因隋制,高祖武德初,“遂禁士庶不得服”,并又由服饰推展到其它用物上,“臣下一切不得用黄”。自此,黄色成为帝王的专用色彩。封建礼制代代相承,从宋代沿用至清,黄色一直是最尊贵的服饰、器物的主色。清代皇帝的朝服、朝带、龙袍、雨衣等均为明黄色,皇宫屋瓦的主色也是用黄色,其它御用器物用黄色装饰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于帝王的垄断,黄色从普通的色彩渐渐成为帝王的代表色而被尊重,由一种习俗而成为不可逾越的礼制。
红色,古指浅红色,后泛指红色。本文所说的红色,古代称“赤”或“正红”。从古至今,无论朝野,均用此色代表喜庆、欢悦,表示胜利、成功、幸运、幸福等意。在婚嫁和传统节日等场合,多用此色装饰点缀以助兴。而红色作为正色之一,含有尊贵的意义,却是民间不许用的。在很多情况下,红色用于古代贵族官僚阶层。如杜甫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因古代王候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异,故以“朱门”指代贵族、豪富邸第。在官员服制中,三品以上紫色,五品以上朱色,六品以下绿色。红紫为上,青绿居中,檀褐属下级。唐代,“每朝会,朱紫满廷,而少衣绿者”,以“朱紫”转喻高官。此外,帝王有时用红色,清帝在“朝日”时穿用红色朝服。
因此,记载帝王方行的《圣训》、《实录》等收采用黄色和红色主要是象征帝王的至高无上和神功圣德,而一些法令、时宪等书也饰以黄色则显示“钦定”之书的权威和尊严。
除黄、红色外,还有一些书籍则奉旨用“石青杭细面”、“石青杭细套”。石青即蓝色,有称磁青者。此种色彩常用于内容深奥,哲理性较强,被视作正统的儒家经典、经解、正名以及天文、历算、数理等等。早在宋代,有些经书就以磁青纸书写,显得庄严肃穆,以后各代也常用磁青纸写经或作书衣,与其静谧、深远、内涵丰富的特性相符。
书籍以不同的颜色、质料区分,古时即有先例。隋朝开皇十七年(597年)秘书丞许善心整理藏书,编成目录,当时西都长安的嘉则殿,东都洛阳的修文殿及观文殿,都有丰富的藏书。隋炀帝即位后,令将各处藏书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各以红琉璃轴、绀琉璃轴、漆轴装潢,以求易于识别。清朝隆帝沿袭古制,令以绿、红、蓝、灰四色分饰《钦定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图书的书面,“浩如虑其迷五色,挈领提纲分四委,经诚元矣标以青,史则哉赤子类子肖秋收白也宜,集乃尽藏墨其平,如乾四德岁四时,各以方色标同异”。虽然现存实物绢面颜色与原定规制略有差异。但大致不离取法春夏秋冬四季的初衷。这是内府书籍装满色彩的另一种用法,不含礼制等威之意。
除了以色彩区别尊卑外,还在书籍装潢中选用特定的图案。由于中国古代龙为君象的观念所致,汉代以后龙成为天子的化身,成为皇帝权威的象征。中国文化中另一种具有影响的神话动物——凤,作为鸟中之五也成为帝后的象征。因此,内府许多图书和各种御用器物一样,常常饰有龙凤图形。如《大藏经》所用织锦即有水波藏龙绵、双龙戏珠锦等,清历朝《圣训》明黄书衣、历朝《实录》红色书衣上均织有龙纹。再如精写本《万寿无疆赋》经折,首开绘有团龙图案,四周边框内满绘龙纹。盛装书籍的夹板、函匣上雕有龙纹,如精抄本《圣训》,以明共同金龙夹袱包裹。可以说,各种团龙舞凤随处可见,多采多姿。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