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论文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探究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发展。在教学中,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一、 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目标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最好不要简单地直接出示,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并提出来。
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了小明到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观察这张购物图中有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数我们没有学过,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而后趁热打铁问学生:看着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想法: 想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小数与整数有什么区别等。学生由此自然地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进入跃跃欲试的探究状态。
二、 引导独立探究,开发个体潜能
独立探索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观察、操作、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做数学”的活动,才能“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来。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33减8怎样算,教师大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学生通过操作找到四种不同的摆法:
(1) 3捆小棒全部打开为30根,与散开的3根合起来是33根,从33根中直接拿走8根,剩下25根。
(2) 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拿走8根剩2根,最后与2捆3根合起来是25根。
(3) 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走8根剩5根,最后与2捆合起来是25根。
(4) 将散开的3根先拿走,再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5根,剩下的2捆5根合起来是25根。
随后,教师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操作小棒的过程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并将结论有序、完整地口述出来。最后让学生评价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算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讲思维过程,将知识内化,不能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操作上。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不同意见。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
三、 展开合作交流,发挥资源优势
合作交流是指让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范围内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发挥资源互补的优势,从而达到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探索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课前让四人小组准备好直径是1厘米、2厘米、4厘米、6厘米的圆片):
(1) 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
(2) 同桌合作测量每个圆的直径(以上数据分别填写在事先设计的表格里);
(3) 观察思考,你发现每个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 同桌合作,用计算器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
(5) 计算直径是5厘米的圆,周长是多少。
这样有计划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技能的互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尝试实践运用,体验成功快乐
实践运用,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强调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体验成功,使学生有探究的信心。首先要给学生以成功的期待,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一根绳子长120米,第一次用去了1/3, ?首先要求学生补充问题,再列式解答。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 用去了多少米?还剩下几分之几?还有多少米?剩下的比用去的多多少?剩下的是用去的几倍?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能够解答的问题列式计算,并交流思考方法。这样设计,学生的思维能够有效发散,潜能得到了发挥,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其实,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他再次追求成功的信念和力量。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为其创设成功的条件,想方设法使其成功。讲完线段这一概念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经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一条。”“那在这条线段上再加一个点就有几条不同的线段呢?”教师边问边画示意图,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举手要求回答。教师再把问题引申一步:“若在这条线段上再加一点,又有几条不同的线段呢?”学生不自觉地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边画边数,力求得出全部正确的答案来。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经历解决挑战性问题之后获得高层次的快乐。
创设情境—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四个环节构成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流程。每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开放的,环节与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愉快合作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获得充分发展。
本文标签:
[!--temp.ykpl--]